[实用新型]一种输入过压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78137.4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3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林祖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曼芭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20 | 分类号: | H02H3/20;H02H3/02 |
代理公司: | 31297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周高 |
地址: | 2155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线 接线头 过压保护器 固定套管 绕线架 输入过压保护电路 转动连接 连接架 本实用新型 接线头位置 固定螺柱 接触不良 螺旋固定 限位固定 转动轴承 剪断 紧固 收卷 松脱 对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入过压保护电路,包括过压保护器,所述过压保护器的顶部连接有进线接线头,所述过压保护器的顶部位于进线接线头的两侧对称通过固定螺柱螺旋固定有L型支架,且L型支架的顶端通过转动轴承转动连接有绕线架,所述L型支架的顶端通过连接架连接有固定套管。该输入过压保护电路在进线接线头位置处固定有L型支架,L型支架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绕线架,同时L型支架通过连接架连接有固定套管,可以通过绕线架对过长的进线进线收卷,从而不需要对进线进线剪断,还可以通过固定套管对进线进线限位固定,使得进线与进线接线头连接更加的紧固,不易出现松脱的现象,防止进线与进线接线头接触不良产生故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压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输入过压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所有的电器在使用时最忌电网电压过高过低,不论工业设备还是家用电器都有一个额定电压,电压范围通常规定为170V-240V,如果超出这个电压就超出了电器的绝缘强度和耐压值,电器会因此发热、击穿而烧坏甚至起火。目前由于零线被盗、设备老化、技术故障、人为故障、自然灾害、停电再来电等原因引起的电压不稳、电压过高过低导致大片区大量电器被烧坏、烧毁的情况不断发生,应加过压保护器,以防止电气火灾,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使用的过压保护器其进线接线头和出线接线头结构较为简单,当进线过长时需要直接减去才可以安装,在更换时,不够方便,同时缺少对进线的固定措施,易出现进线与过压保护器接触不良,从而产生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入过压保护电路。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输入过压保护电路,包括过压保护器,所述过压保护器的顶部连接有进线接线头,所述过压保护器的顶部位于进线接线头的两侧对称通过固定螺柱螺旋固定有L型支架,且L型支架的顶端通过转动轴承转动连接有绕线架,所述L型支架的顶端通过连接架连接有固定套管,其中,固定套管的位置与进线接线头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固定套管的内侧设有环形固线架,所述固定套管的外侧螺旋连接有调节螺柱,其中,调节螺柱贯穿与固定套管并与其内侧的环形固线架连接,所述过压保护器的底部连接有出线接线头,且出线接线头通过连接导线与接线盘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线盘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固定有连接柱,且连接柱通过转动套架转动连接有转动接线头。
优选的,所述转动接线头与连接柱之间为转动连接,且转动接线头的转动角度为0°-360°。
优选的,所述进线接线头共连接有两个,且两个进线接线头关于过压保护器的竖直中线相互对称。
优选的,所述接线盘和出线接线头均连接有两个,且两个接线盘分别连接在两个出线接线头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过压保护器的内部设有过压保护电路,且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进线接线头连接,而且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出线接线头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入过压保护电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输入过压保护电路在进线接线头位置处固定有L型支架,L型支架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绕线架,同时L型支架通过连接架连接有固定套管,可以通过绕线架对过长的进线进线收卷,从而不需要对进线进线剪断,还可以通过固定套管对进线进线限位固定,使得进线与进线接线头连接更加的紧固,不易出现松脱的现象,防止进线与进线接线头接触不良产生故障。
(2)、该输入过压保护电路在出线接线头上通过连接导线连接有接线盘,且接线盘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接线头,可以对转动接线头在接线盘上进线任意角度转动调节,使得在对接线时更加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曼芭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曼芭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781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