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楼板混凝土浇筑时钢筋被踩踏变形的通行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77241.1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56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军;邓培初;胡跃军;张峰;李玉龙;余晓生;陈宇;徐初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24 | 分类号: | E04G21/2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卢志文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向连接筋 右支脚 左支脚 踩踏 浇筑 竖向连接 通行 楼板混凝土 钢筋 变形的 焊接 本实用新型 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浆 模型板 灌入 浇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楼板混凝土浇筑时钢筋被踩踏变形的通行架,所述通行架包括面板、左支脚和右支脚,所述左支脚固定在面板底部的左侧,左支脚和左支脚之间设置有第一横向连接筋,所述右支脚固定在面板底部的右侧,右支脚和右支脚之间设置有第二横向连接筋,所述第一横向连接筋和第二横向连接筋之间设置有竖向连接筋,所述竖向连接筋一端焊接在第一横向连接筋的中心位置,竖向连接筋另一端焊接在第二横向连接筋的中心位置。当浇筑混凝土时,将通行架摆放在浇筑模型内,工人踩踏在通行架上,再往浇筑模型板灌入混凝土浆,避免工人踩踏浇灌模型内的钢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防止楼板混凝土浇筑时钢筋被踩踏变形的通行架。
背景技术
目前,楼板混凝土浇筑,首先搭建浇筑模型板,铺设好钢筋,往浇筑模型板时,将混凝土灌入模型板内,然后将混凝土抹平待混凝土干燥后即可,但是由于工人踩踏在浇筑模型板内对混凝土进行磨平,导致部分钢筋被踩踏变形,影响结构质量,因此研发一种防止钢筋被踩踏,方便工人使用的一种通行架十分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楼板混凝土浇筑时钢筋被踩踏变形、方便工人行走、结构简单的通行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止楼板混凝土浇筑时钢筋被踩踏变形的通行架,所述通行架包括面板、左支脚和右支脚,所述左支脚固定在面板底部的左侧,左支脚和左支脚之间设置有第一横向连接筋,所述右支脚固定在面板底部的右侧,右支脚和右支脚之间设置有第二横向连接筋,所述第一横向连接筋和第二横向连接筋之间设置有竖向连接筋,所述竖向连接筋一端焊接在第一横向连接筋的中心位置,竖向连接筋另一端焊接在第二横向连接筋的中心位置。所述面板、左支脚、右支脚组合成通行架,当浇筑混凝土时,将通行架摆放在浇筑模型内,工人踩踏在通行架上,再往浇筑模型板灌入混凝土浆,避免工人踩踏浇灌模型内的钢筋,而且工人可以根据浇灌模型的长度铺设一定数量的通行架组成通行桥,而且当前一段混凝土浇灌面完成后,即可拆除通行架放置到另一段混凝土浇灌面上,方便快捷,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面板为长度1000mm,宽度为300mm,厚度为15mm的胶合板。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左支脚、右支脚、第一横向连接筋和第二横向连接筋均为方钢管。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左支脚和面板之间通过螺栓锁紧,右支脚和面板之间通过螺栓锁紧。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左支脚和右支脚均为长度200mm,型号40*40*2.5mm的方钢管,所述第一横向连接筋和第二横向连接筋均为长度220mm,型号为40*40*2.5mm的方钢管,所述竖向连接筋为长度920mm,型号为40*40*2.5mm的方钢管。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左支脚、右支脚、第一横向连接筋和第二横向连接筋表面喷涂有防锈油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工人将通行架摆放在浇筑模型上,工人站立在通行架上将混凝土灌入浇筑模型上铺平,工人不用踩踏在浇筑模型上,避免浇筑模型内的钢筋变形,而且工人可以将多个通行架按浇筑模型的长度方向摆放形成通行桥,而且,当工人完成一段混凝土浇筑面上,可以将通行架拆除,放置在另一段混凝土浇筑面上,从而使浇筑模型铺设更顺利,减少通行架的数量,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型混凝土楼板浇筑防止钢筋踩踏变形通道板制作简单,材料常见且价格低廉,安装简单便捷,灵活性强,经济、适用,快捷、安全,方便,可周转使用,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和企业管理水平,成本低、价值高。
附图说明
图1为防止楼板混凝土浇筑时钢筋被踩踏变形的通行架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772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自升式安护柔性平台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