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协同增强换热的微通道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177183.2 | 申请日: | 2019-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0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袁丁;郑天清;褚旭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3/04;F28F11/00;F28F13/0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张迪 |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协同 增强 通道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协同增强换热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盖板、基板;盖板面向基板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容置凹槽,基板面向盖板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容置凹槽;第一容置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一突起件;第二容置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二突起件;固定长条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三突起件及第四突起件;第一突起件与第二突起件之间成第一角度设置,第三突起件与第四突起件之间成第二角度设置;第一突起件及第三突起件与流体来流方向所成攻角相同,第二突起件及第四突起件与流体来流方向所成攻角相同。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在强化微通道换热性能的同时,具有流动阻力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通道换热器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协同增强换热的微通道换热器。
背景技术
微通道换热器具有体积小,换热效果好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精密电子设备的换热要求。从几何尺寸上分类,微通道有高深宽比型,扁平型以及横截面宽度和高度相差不大的微通道类型。在高深宽比和扁平型这两种微通道中,底部及侧壁面法线方向的温度梯度分别远大于主流方向的温度梯度。在高度和宽度尺寸相差不大的微通道中,底部和侧壁面法线方向的温度梯度都远大于主流方向的温度梯度。由于微通道内壁面法线方向上的速度分量几乎为零,导致其在整个横截面上的场协同换热同性能较差。因此可以考虑通过在微通道内引入径向、横向流动的方式来增加壁面法线方向上的速度分量,进而提升微通道内对流换热的场协同性能,增大其换热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协同增强换热的微通道换热器,在强化微通道换热性能的同时,具有流动阻力小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协同增强换热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盖板、基板;所述盖板面向所述基板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容置凹槽,所述基板面向所述盖板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容置凹槽;
所述第一容置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多排相互平行的第一突起排,所述的第一突起排由多个第一突起件并排设置;
所述第二容置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突起排相互平行的固定长条;每个所述固定长条之间的间隔处设置有一个第二突起排;所述第二突起排由多个第二突起件并排设置;所述固定长条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三突起排、第四突起排;所述第三突起排及第四突起排分别由多个第三突起件及第四突起件并排设置;
所述第一突起件与第二突起件之间间隔第一角度设置,所述第三突起件与第四突起件之间间隔第二角度设置;所述第一突起件及第三突起件与流体来流方向所成攻角相同,第二突起件及第四突起件与流体来流方向所成攻角相同;
还包括上密封板及下密封板;所述上密封板设置于所述盖板背向所述基板的一面,所述下密封板设置于所述基板背向所述盖板的一面;所述上密封板及盖板上均设置有流体入口,且两个流体入口沿竖直方向连通,所述基板与下密封板上均设置有流体出口,且两个流体出口沿竖直方向连通。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各个所述的第一突起件、第二突起件、第三突起件、第四突起件之间均沿各自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
所述第一突起件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突起件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的第一突起件沿竖直方向对应一个所述的第二突起件,所述第一突起件在其长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二突起件在其长度方向上间隔第一角度;
所述第三突起件的数量与所述第四突起件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的第三突起件沿水平方向对应一个所述的第四突起件,所述第三突起件在其长度方向上与所述第四突起件在其长度方向上间隔第二角度。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角度及第二角度的取值范围为25°至90°。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突起件、第三突起件与流体来流方向所成攻角在0°~90°之间。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突起件之间等距间隔;所述第二突起件之间等距间隔;所述第三突起件及第四突起件之间分别等距间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未经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771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炊具
- 下一篇:一种植保无人机机臂折叠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