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揭型药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76492.8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4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惠;张莹;曾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华润天和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易揭型药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易揭型药贴,包括背衬层、膏药层和防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膏药层有若干条呈长条状的膏药条组成,这些膏药条均匀涂布在背衬层的表面,每2条膏药条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每条膏药条均从背衬层的一端延伸到背衬层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具有透气性好、伸缩性强和加工难度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外用品,特别涉及一种易揭型药贴。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药贴主要由背衬层、膏药层和防粘层组成。背衬层采用透气性弹性材料的支撑,膏药层均匀涂布在背衬层的上表面,防粘层覆于膏药层的上表面。使用时,将防粘层揭开,让膏药层的上表面与使用者的皮肤相贴,从而实现给药。然而,为了加工方便,由于现有的药贴防粘层都为一整块完整的防粘层,且防粘层的边缘与背衬层和膏药层的边缘完全对齐,因此使用者在使用时难以轻易地将防粘层从膏药层的表面揭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现有药贴的防粘层难以揭开的问题,提供一种易揭型药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易揭型药贴,包括背衬层、膏药层和防粘层,防粘层的中腹部设有至少1~2条从防粘层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虚切线。
上述方案中,所述虚切线为波浪。
上述方案中,虚切线的波峰和波谷出的最大弧度半径为6.5mm±1.5mm,波峰和波谷出的最小弧度半径为3.5mm±1.0mm。
上述方案中,所述虚切线为2条,且这2条虚切线形状相同,并呈镜像对称设置。
上述方案中,药贴长度与2条虚切线之间的最小间距比值介于6~15之间,药贴长度与最大间距比值介于2~8之间。
上述方案中,背衬层的经向伸长率介于30%~105%之间,径向恢复率≥60%;纬向伸长率介于120%~230%之间,纬向恢复率≥60%。
上述方案中,所述膏药层有若干条呈长条状的膏药条组成,这些膏药条均匀涂布在背衬层的表面,每2条膏药条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每条膏药条均从背衬层的一端延伸到背衬层的另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现有防粘层的中腹部开设虚切线,这样使用者在使用时,通过两边同时向外拉伸药贴,并将药贴向背衬层方向对折,便能够轻易地将防粘层从膏药层的表面揭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易揭型药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背衬层;2、膏药层;2-1、膏药条;2-2、间隙;3、防粘层;3-1、虚切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实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中”、“左”“右”、“前”、“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仅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一种易揭型药贴,主要由背衬层1、膏药层2和防粘层3组成。
所述背衬层1作为膏药层2的载体。背衬层1采用透气性背衬层1材料制成,如无纺布、麻、涤纶、腈纶、氨纶等。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背衬层1采用涤纶材质的四面弹性布。为了保证药贴的伸缩性能,背衬层1的经向伸长率介于30%~105%之间,径向恢复率≥60%;纬向伸长率介于120%~230%之间,纬向恢复率≥60%。背衬层1根据需要可以制成方向、圆形或其他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华润天和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桂林华润天和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764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