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层建筑楼板预留洞口模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75644.2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2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伟;高雅杰;王鑫;王立文;刘明昌;冷振宇;王刚;宁全民;郭明志;叶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天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5/06 | 分类号: | E04G15/06 |
代理公司: | 11315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昕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模块 模具装置 本实用新型 预留洞口 倒梯台 木模板 围板 高层建筑楼板 预留洞口装置 倒梯形结构 楼板 朝上设置 多次使用 工作效率 后续管道 木质模板 可重复 中空 封堵 母线 木方 脱模 周转 侧面 节约 施工 制作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层建筑楼板预留洞口模具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若干围板,所述围板围成一个中空倒梯台形的固定模块,所述固定模块的大面积口朝上设置,所述固定模块的小面积口设置在木模板上;所述固定模块的母线与所述木模板的夹角范围为60‑75°;所述固定模块的高度大于楼板厚度。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倒梯台形的模具装置,与现有技术中大量使用木质模板和木方制作的预留洞口装置相比,不仅节约了材料,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可重复多次使用;更易于脱模,可保证各侧面的完整性;获得的倒梯形结构的预留洞口更易于后续管道的封堵施工,本模具装置结构简单且周转方便,易于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层建筑配套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楼板预留洞口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于建筑领域施工现场绿色作业的要求要求越来越高,在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应用等多方面寻求高效、节能的手段,在施工过程中最大化地减少周转材料的使用以降低生产成本的投入。在高层装配式建筑以及现浇高层建筑的楼板施工过程中,常常需预留矩形预留洞,目的是为后续消防管道、给水管道、电缆桥架、放线孔、排烟管道或排风管道的安装。
现有预留洞口的施工方法是用木模板多层叠加组合支设围城一个与预留洞口一样形状的竖直模具于楼板的底面模板上,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定型完毕后再进行拆除楼板底面模版和预留洞口的木模板,即可获得预留洞口。但因封堵材料自身重力及管道竖直重力的共同作用下,用木模板制成的垂直预留洞口对后续管道的封堵施工不利,而且预留洞口形状及位置易出现偏移,无法保证预留洞口位置及尺寸的准确性;同时每次拆卸木模板需浪费很多时间,且无法保证木模板的完好,极大地浪费材料;再者,下次再使用时需收集多个木模板再进行周转、组装,浪费资源且施工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层建筑楼板预留洞口模具装置,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预留洞口脱模困难、侧面易破损、预留洞口形状及位置易偏移、后续管道封堵施工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层建筑楼板预留洞口模具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若干围板,所述围板围成一个中空倒梯台形的固定模块,所述固定模块的大面积口朝上设置,所述固定模块的小面积口设置在木模板上;所述固定模块的母线与所述木模板的夹角范围为60-75°;所述固定模块的高度大于楼板厚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可调模块,所述可调模块设置在所述固定模块一组对侧面上,所述可调模块与所述固定模块固定连接,所述可调模块配置为调节所述固定模块宽度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模块包括固定板、活动板与可调板,所述活动板置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可调板之间,所述活动板可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可调板内部滑动移动,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固定板、所述可调板为可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靠近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单排若干螺纹孔,所述活动板靠近所述可调板一侧至少设有一排若干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模块还包括固定把手,所述固定把手设置于所述活动板内壁,且所述固定把手垂直于所述活动板平面。
进一步的,在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固定板、所述可调板相交处的顶部设有紧固件。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模块,所述支撑模块设于所述固定模块内部,所述支撑模块包括若干垂直设置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均并向平行于所述固定模块的端面,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固定模块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水平设置的所述支撑件至少为两个,竖直设置的所述支撑件至少为两个。
进一步的,还包括抓取模块,所述抓取模块设置于所述固定模块对侧面的顶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刻度线,所述刻度线设于所述固定模块的外侧面,每个外侧面至少设有两列所述刻度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天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天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756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