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用舷墙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72352.3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7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吕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普兰帝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9/08 | 分类号: | B63B19/08 |
代理公司: | 44205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慧华 |
地址: | 51905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舷墙 贯通口 主甲板 保护平台 本实用新型 推进装置 踏步件 扶手 船用 检修 铰接位置 向下翻转 翻转 爬升 保护架 可转动 常态 铰接 连通 贯通 座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舷墙门,其卡设在舷墙上的贯通口内,贯通口用于连通舷墙两侧的主甲板和保护平台,舷墙门朝向主甲板的一侧设置有踏步件和扶手;舷墙门底部铰接贯通口底部,舷墙门的顶部可绕底部铰接位置朝向保护架平台一侧翻转至贯通口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船用舷墙门,其通过在舷墙上设置可转动的舷墙门,常态下座位舷墙的一部分保护船上人员,在需要检修推进装置时,可以向下翻转舷墙门,人员能够从贯通口从主甲板上进入到保护平台,且通过舷墙门上的踏步件和扶手,人员能够很轻松的下到位置较主甲板更低的保护平台上,也便于人员检修完保护平台下方的推进装置后,很方便的爬升到贯通口,并回到主甲板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船用舷墙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现代铝合金高速客船多采用喷水装置推进或螺旋桨推进。无论采用上述哪一种推进方式,其推进装置都是置于船尾,且位于水线以下。
在船舶整个服役生涯,船舶存在运营和保养两种状态。
在保养过程中,船员或船厂工人不可避免的要对推进装置进行检查或维修,此时检修人员需从主甲板下到推进装置保护架上。在运营过程中,为了防止人员掉入水中,会在船舶甲板边附近做一圈舷墙。
舷墙的存在解决了运营过程中人员掉入水中的安全隐患,却对保养过程中检修人员下到保护架上造成了不变,检修人员需要越过舷墙下至保护架上。
现有部分船厂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在艉部舷墙开一道永久口子,在口子两边拉起链条。这种方法虽然解决了维修人员的方便,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员掉入水中的危险,但是仍未彻底解决这种隐患。因为拉链只对大人有效,对于小孩,作用不大。同时在艉部舷墙开一道口子,对于船舶的美观亦造成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船用舷墙门,其能够防止人员落水的同时,还能够便于检修人员通行至推进装置,对其进行检查或维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船用舷墙门,其卡设在舷墙上的贯通口内,贯通口用于连通舷墙两侧的主甲板和保护平台,舷墙门朝向主甲板的一侧设置有踏步件和扶手;舷墙门底部铰接贯通口底部,舷墙门的顶部可绕底部铰接位置朝向保护架平台一侧翻转至贯通口的下方。
优选的,舷墙门包括盖板、设于盖板上端的顶板、分设盖板两侧的侧板。
优选的,盖板底部边缘焊有铝管或铝棒。
优选的,舷墙门上下等距设有至少两个踏步件。
优选的,扶手分设踏步件的两侧。
优选的,踏步件是花纹铝管、方形铝棒或花纹铝板。
优选的,舷墙门通过螺栓穿设的方式与舷墙转动连接。
优选的,舷墙门和舷墙位于转动部分的间隙内设置有橡胶垫片。
优选的,螺栓穿设舷墙门和舷墙的位置设置有绝缘垫片。
优选的,舷墙门朝向保护平台一侧的底部凸出设置有连接板,螺栓穿设连接板和舷墙使其转动连接,连接板能够在舷墙门底部和贯通口底部之间的间隙内转动。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船用舷墙门,其通过在舷墙上设置可转动的舷墙门,常态下座位舷墙的一部分保护船上人员,在需要检修推进装置时,可以向下翻转舷墙门,人员能够从贯通口从主甲板上进入到保护平台,且通过舷墙门上的踏步件和扶手,人员能够很轻松的下到位置较主甲板更低的保护平台上,也便于人员检修完保护平台下方的推进装置后,很方便的爬升到贯通口,并回到主甲板上。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普兰帝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普兰帝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723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舶窗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抗疲劳舱口角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