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生坯装舟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71591.7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7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袁巨;张金鹏;韦叶;王巍;林永勇;周法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工程装备(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 |
代理公司: | 32224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持架组件 本实用新型 夹持机构 滑动 垂直设置 三维空间 滑动机构 伺服电机 立柱 生坯 装运 自动化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生坯装舟机构,包括立柱、X向保持架组件、Y向保持架组件、Z向保持架组件和夹持机构,所述的Y向保持架组件垂直设置在所述的X向保持架组件上且能沿所述的X向保持架组件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的Z向保持架组件垂直设置在所述的Y向保持架组件上且能沿所述的Y向保持架组件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的夹持机构设置在Z向保持架组件上且能沿Z向保持架组件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的Y向保持架组件通过第一滑动机构连接于X向保持架组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控制实现自动化、提高装运效率并且三组伺服电机同时工作且相互不受影响,实现各自直线方向上的动作,从而使得夹持机构在XYZ组成的三维空间内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生坯装舟机构,涉及放射性物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型生坯装舟机构是一种能实现全程自动化的装运机构。传统的人工装运或者半自动化装运,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辐射剂量大,尤其是无法直接避免放射性物质带来的危害。该种设计的装舟机构可完全代替人工实现坯料自动化装夹转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生坯装舟机构,简单可靠,自动输送,检测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生坯装舟机构,包括立柱、X向保持架组件、Y向保持架组件、Z向保持架组件和夹持机构,所述X向保持架组件设置于所述立柱顶端,所述的Y向保持架组件垂直设置在所述的X向保持架组件上且能沿所述的X向保持架组件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的Z向保持架组件垂直设置在所述的Y向保持架组件上且能沿所述的Y向保持架组件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的夹持机构设置在Z向保持架组件上且能沿Z向保持架组件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的Y向保持架组件通过第一滑动机构连接于X向保持架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顶端设置平衡梁,所述 X向保持架组件水平固定在平衡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X向保持架组件包括第一传动部件和第一支架,第一滑动机构包括导轨和第一滑块,所述的导轨设置于第一支架的一侧,所述的第一滑块连接于Y向保持架组件的一侧,所述的Y向保持架组件通过第一滑块沿导轨滑动;所述的第一传动部件包括第一滚珠丝杆、第一螺母、第一伺服电机和支撑座,所述的第一滚珠丝杆的两端通过支撑座安装于第一支架上,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第一滚珠丝杆上的第一螺母移动,所述第一螺母的一侧通过连接板连接Y向保持架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的Y向保持架组件包括第二传动部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呈长方形框体,所述第二传动部件包括第二滚珠丝杆、第二螺母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的第二滚珠丝杆固定于在第二支架的框体内部,所述的第二螺母固定连接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支架一侧框体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第二滚珠丝杆上的第二螺母移动,所述的第二支架的另一侧框体通过连接板连接于X向保持架组件,所述的第二滑块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Z向保持架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的Z向保持架组件包括第三传动部件和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呈长方形框体,所述第三传动部件包括第三滚珠丝杆、第三螺母和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的第三滚珠丝杆固定于在第三支架的框体内部,所述的第三螺母固定连接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与第三支架一侧框体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三伺服电机驱动第三滚珠丝杆上的第三螺母移动,所述的第三滑块通过连接杆连接夹持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接头、连接杆和夹紧气缸;所述的夹紧气缸连接在连接杆上,所述的夹紧气缸下端固定夹持接头,所述的连接杆滑动连接于Z向保持架组件的第三滑块上,所述夹持接头为柔性夹持接头,夹持接头用于夹紧生坯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置在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第一滚珠丝杆之间通过同步带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机架一侧设置拖链。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机架一侧设置拖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工程装备(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航天工程装备(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715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盲杆机塑壳抓取移载机构
- 下一篇:一种风道部件翻转装置及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