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式发电机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69940.1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3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盛振江;牛广奔;曹志军;刘庆敏;盛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耀华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F28D15/06;F28F1/30;H02K9/20;H02K9/04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陈桂玲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冷却器 热风道 复合式发电机 本实用新型 发电机本体 冷却水管道 热管冷却器 冷却系统 一端设置 放热段 冷风道 吸热段 热管 热管式冷却器 发电机冷却 电力设备 发电效率 冷却技术 外界空气 出水口 进水口 绝缘段 连通 相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式发电机冷却系统,属于电力设备冷却技术领域,包括发电机本体、热风道、冷风道、水‑空气冷却器和热管冷却器,所述热风道与冷风道相通,且均与所述发电机本体连通,所述水‑空气冷却器设置于所述热风道内,所述水‑空气冷却器内设置有冷却水管道,所述冷却水管道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热管冷却器包括热管,所述热管分为吸热段、绝缘段和放热段,所述吸热段位于所述热风道内,所述放热段置于外界空气中。本实用新型采用水‑空气冷却器,结合热管式冷却器共同作用,使得发电机冷却效果更好,大大提高了发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式发电机冷却系统,属于电力设备冷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发电机利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对发电机定子和转子绕组以及定子铁芯进行冷却,中小型发电机组一般均采用闭式循环冷却方式,即发电机的冷却空气在冷却系统内闭路循环,因此需要设置水-空气冷却器以带走空气中的热量。由于空气冷却器结构本身或者室外气温高等原因,使发电机转子、定子温度偏高,超过报警值,此时为保证发电机安全运行,只好降低发电机负荷来使转子、定子温度降至安全范围,冷却效果较差,且造成发电系统的经济效益显著降低。
因此解决由于空气冷却器冷却效果不好,使发电机转子、定子温度因超温而影响发电的问题,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及安全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式发电机冷却系统,采用传统的水-空气冷却器,结合热管式冷却器共同作用,使得发电机冷却效果更好,大大提高了发电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式发电机冷却系统,包括发电机本体、热风道、冷风道、水-空气冷却器和热管冷却器,所述热风道与冷风道相通,且均与所述发电机本体连通,所述水-空气冷却器设置于所述热风道内,所述水-空气冷却器内设置有冷却水管道,所述冷却水管道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
所述热管冷却器包括热管,所述热管分为吸热段、绝缘段和放热段,所述吸热段位于所述热风道内,本实用新型的热管本身是密闭的,所述放热段置于外界空气中,绝缘段可以保证热管内的工质在穿过冷风道时不散热。
热管是一种具有高导热性能的传热组件,它通过全封闭真空管壳内介质的蒸发与凝结来传递热量,具有极高的导热性和良好的等温性、冷热两侧的传热面积可任意改变、可远距离传热、可控制温度等一系列优点。
从发电机本体排出的热风,与热管冷却器的吸热段换热,将热量传给工质,通过工质传递到热管的放热段,放热段的热量通过通风口传导给环境空气。本实用新型采用热管冷却器,利用热管优异的热传导性能,将热量从吸热段快速传导至放热段,实现对发电机冷却风降温,技术成熟可靠、运行经济。
热管技术已比较成熟,其原理为热管内吸热段工质受热后将沸腾或蒸发,吸收外部热源热量,产生汽化潜热,由液体变为蒸汽,产生的蒸汽在管内一定压差的作用下,流到放热段,蒸汽遇冷壁面及外部冷源,凝结成液体,同时放出汽化潜热,并通过管壁传给外部冷源,冷凝液靠重力作用下回流到吸热段再次蒸发,如此往复,实现对外部冷热两种介质的热量传递与交换。
优选的,所述放热段通过通风口与外界空气相通,所述通风口处设置有排气装置。为加速换热,通风口可以为多个,每个通风口可以设置多个排气装置。
优选的,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扇,所述排气扇的数量为1个以上,放热段附加排气扇进行强制冷却,排气扇为多个,可根据实际的排热量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耀华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耀华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99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性能的钎焊换热器
- 下一篇:微通道与纳米棒阵列的复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