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仪实验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169148.6 | 申请日: | 2019-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8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 发明(设计)人: | 鲁守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 地址: | 4022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故障诊断仪 中空槽 诊断 箱盖 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 新能源汽车 实验设备 侧壁 内壁 延长使用寿命 转动连接 阻尼铰链 塞入 便携性 电连接 固定板 收放线 有效地 理线 绕线 拉扯 混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仪实验设备,包括诊断箱体,所述诊断箱体的一侧侧壁上通过阻尼铰链转动连接有箱盖,所述诊断箱体上设有中空槽,所述中空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故障诊断仪,所述箱盖靠近诊断箱体一端的侧壁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故障诊断仪与显示屏电连接,所述中空槽相对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便携性强,通过诊断箱体和箱盖可更好的保护故障诊断仪和显示屏,避免其直接受到碰撞而损坏,可有效地避免在使用时拉扯碰到导线使得导线直接从故障诊断仪上扯掉的情况,均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方便完成收放线和绕线理线操作,简单实用,避免多个导线同时塞入中空槽内导致混淆杂乱不方便使用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故障诊断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仪实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驶入快速发展轨道,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量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在日常使用中,人们常常通过故障诊断仪来迅速地读取汽车电控系统中的故障,并通过液晶显示屏显示故障信息,迅速查明发生故障的部位及原因,因故障诊断仪要对应不同的车系,故配备有多个不同的导线和插头,需要选择不同的插头对应不同的车系。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用故障诊断仪实验设备的故障诊断仪主体和显示屏易直接受到碰撞而损坏,且存在使用时易拉扯碰到导线,使得导线直接从故障诊断仪上扯掉的情况,使用寿命短,现有技术中,故障诊断仪上存在有多个导线,多个导线易导致混淆杂乱不方便使用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仪实验设备,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仪实验设备,其便携性强,通过诊断箱体和箱盖可更好的保护故障诊断仪和显示屏,避免其直接受到碰撞而损坏,可有效地避免在使用时拉扯碰到导线使得导线直接从故障诊断仪上扯掉的情况,均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方便完成收放线和绕线理线操作,简单实用,避免多个导线同时塞入中空槽内导致混淆杂乱不方便使用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仪实验设备,包括诊断箱体,所述诊断箱体的一侧侧壁上通过阻尼铰链转动连接有箱盖,所述诊断箱体上设有中空槽,所述中空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故障诊断仪,所述箱盖靠近诊断箱体一端的侧壁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故障诊断仪与显示屏电连接,所述中空槽相对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上贯穿设有穿线槽,所述故障诊断仪靠近固定板一端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导线,多个所述导线均贯穿穿线槽,所述中空槽远离故障诊断仪一端的内壁上等间距设有多个绕线机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锁紧机构。
优选地,所述诊断箱体与箱盖之间共同设有搭扣。
优选地,所述诊断箱体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地,所述绕线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中空槽的内壁上绕线杆,所绕线杆靠近固定板一端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导线远离故障诊断仪的一端绕设在绕线杆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板中的锁紧杆,所述锁紧杆与固定板螺纹连接,所述穿线槽内滑动连接有锁紧板,所述锁紧杆的下端侧壁与锁紧板的上端侧壁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锁紧板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垫片,所述橡胶垫片的侧壁与多个导线的侧壁相抵,所述锁紧杆的上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旋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诊断箱体、阻尼铰链、箱盖、中空槽、故障诊断仪、显示屏、搭扣和把手,通过诊断箱体和箱盖可更好的保护故障诊断仪和显示屏,避免其直接受到碰撞而损坏,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通过手提把手,便可携带诊断箱体移动,便携性强,通过搭扣可将箱盖与诊断箱体锁紧在一起,同时搭扣也方便打开和闭合箱盖,方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未经重庆交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91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接触式车辆性能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蓝牙控制的小车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