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内PM2.5实时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69025.2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3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凯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0 | 代理人: | 刘宁宁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头壳体 出风口 壳体 激光头 接受器 上风道 实时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激光 下风道 车内 体内 风机设置 检测反应 通讯传输 中控系统 进风口 风机 风道 头壳 垂直 发射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内PM2.5实时检测装置,上风道壳体设置在PCB板上,上风道壳体一侧为进风口,另一侧为出风口,风机设置在上风道壳体内,出风口外侧设有激光头壳体,激光头设置在激光头壳体内,激光头垂直于出风口发射激光,接受器设置在激光头壳体对应出风口的底部,激光的光束从接受器上方通过,下风道壳体设置在激光头壳体处,风道由激光头壳体前端和下风道壳体形成,MCU设置在PCB板上,风机、激光头和接受器均与MCU通信的连接。本实用新型PM2.5检测精度高,检测反应时间短,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与车载中控系统通讯传输信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载PM2.5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内PM2.5实时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PM2.5。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随着人们对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空气粉尘过敏、患有呼吸道疾病等人对空气质量的要求,人们越来越希望能够清楚的掌握个人空间的空气质量,尤其是经常使用的汽车车厢内部的空气质量。目前,市场上的便携式空气质量检测仪器主要包括空气检测模块操作模块和显示模块,其主要用途在于现场检测,适合工程人员使用,但是每次使用都需要手动操作,不适合长期用于检测车厢内部的空气质量,无法进行长期的实时的空气质量数据的收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M2.5检测精度高,检测反应时间短的一种车内PM2.5实时检测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解决手段是提供一种车内PM2.5实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CB板、上风道壳体、下风道壳体、激光头壳体、风机、激光头、接受器和MCU,上风道壳体设置在PCB板上,上风道壳体一侧为进风口,另一侧为出风口,风机设置在上风道壳体内,出风口外侧设有激光头壳体,激光头设置在激光头壳体内,激光头垂直于出风口发射激光,接受器设置在激光头壳体对应出风口的底部,激光的光束从接受器上方通过,下风道壳体设置在激光头壳体处,风道由激光头壳体前端和下风道壳体形成,MCU设置在PCB板上,风机、激光头和接受器均与MCU通信的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激光头壳体前端和下风道壳体形成的风道中的拐角处为圆弧角面。
作为一种改进,下风道壳体对应激光头射出激光的方向上设有三角凹槽。
作为一种改进,上风道壳体、下风道壳体和激光头壳体均采用不易透光的材料制成,且壳体颜色为黑色。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1、通过风机将车内的空气吸入风道中,激光的光束通过接受器,即接收器的正上方有激光光束通过。循环的工作让车内的空气不断进入风道内实时检测车内空气中的PM2.5,PM2.5检测精度高,检测反应时间短至1s;
2、风道中的拐角处为圆弧角面,使风道中的风通过的更加流畅,缩短检测反应时间,提高检测精度;
3、三角凹槽使激光光束不会反射至激光头,造成误测,有效提高检测精度;
4、采用不易透光的材料制成,且壳体颜色为黑色,可以避免其他的光源对激光进行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PCB板1、上风道壳体2、下风道壳体3、激光头壳体4、风机5、激光头6、接受器7、出风口8、出风口9、三角凹槽1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90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