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桌面面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168859.1 | 申请日: | 2019-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32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德吉木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B13/08 | 分类号: | A47B13/08;F16B5/02 |
| 代理公司: | 11357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明利<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阳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弯 密度板 本实用新型 井字架 支架 插接配合 沉头螺栓 对称分布 卡合固定 三棱柱槽 新型桌面 整体实木 支架底端 牢固度 内嵌式 三棱柱 再使用 上端 底端 耗材 制作 木质 桌子 保证 节约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桌面面板,包括弧形弯料,弧形弯料上端设有第一密度板,弧形弯料底端设有第二密度板,第一密度板和第二密度板之间设有木质的井字架,井字架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底端设有第二支架。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弧形弯料采用三棱柱和三棱柱槽相互插接配合,配合牢固,第一密度板、第二密度板与弧形弯料内嵌式卡合固定后再使用沉头螺栓固定,保证了整体的牢固度;同时,弧形弯料的制作相较于整体实木面板的制作耗材降低,在保证桌子质量的同时节约了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桌面面板,具体的是一种新型桌面面板。
背景技术
实木桌面是指使用实木制作的桌板,一般分为纯实木和全实木两种,实木结实,但是价格昂贵。实木桌面面板上端一般放置有钢化玻璃。
现有工艺所用的实木整面板价格昂贵,并且经常出现桌面中心隆起的情况,这种情况会造成玻璃面无法安装;当采用拼接木板时,整体桌面和整体的木圈用螺丝和拼板胶固定粘合在一起,这样加工会在粘合处留下一条拼接缝,这条缝隙在客户做好漆面后经常容易裂开,在四季分明或者常年空气湿度较大的地区尤为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桌面面板,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弧形弯料采用三棱柱和三棱柱槽相互插接配合,配合牢固,第一密度板、第二密度板与弧形弯料内嵌式卡合固定后再使用沉头螺栓固定,保证了整体的牢固度;同时,弧形弯料的制作相较于整体实木面板的制作耗材降低,在保证桌子质量的同时节约了资源;
同时,本实用新型设有井字架,第一支架和第一密度板、第二支架和第二密度板均相互贴合,起到支撑第一密度板和第二密度板的作用,解决了整体桌面容易中心隆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桌面面板,包括圆周阵列分布的弧形弯料,所述弧形弯料外侧壁上端开有弧形缺口,弧形弯料一端设有阵列分布的三棱柱,弧形弯料另一端开有阵列分布的和三棱柱相互配合的三棱柱槽。
所述弧形弯料上端设有镜像分布的第一密度板,第一密度板底端设有环形卡条,环形卡条和弧形缺口相互配合且卡合固定,第一密度板底面和弧形弯料上端面相互贴合。
所述弧形弯料底端设有镜像分布的第二密度板,第二密度板上端面和弧形弯料底面相互贴合。
所述第一密度板和第二密度板之间设有木质的井字架,井字架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底端设有第二支架。
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弧形弯料通过三棱柱和三棱柱槽相互卡合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度板上端开有阵列分布的完全贯穿的第一沉头孔,第一密度板上端中间位置开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沉头孔;
所述第二密度板底端开有阵列分布的第三沉头孔,第二密度板底端中间位置开有对称分布的完全贯穿的第四沉头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两端开有和弧形弯料侧壁粘接配合的第一弧面,第一支架底端设有T型块,T型块中间位置开有完全贯穿的第一螺纹孔;
所述第二支架两端开有和弧形弯料侧壁粘接配合的第二弧面,第二支架上开有和T型块相互配合的T型槽,T型槽中间位置开有和第一螺纹孔结构相同的第二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沉头孔、第二螺纹孔和第四沉头孔均同心分布,第一支架和第一密度板、第二支架和第二密度板均相互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弧形弯料采用三棱柱和三棱柱槽相互插接配合,配合牢固,第一密度板、第二密度板与弧形弯料内嵌式卡合固定后再使用沉头螺栓固定,保证了整体的牢固度;同时,弧形弯料的制作相较于整体实木面板的制作耗材降低,在保证桌子质量的同时节约了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德吉木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德吉木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88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