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粘棒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168844.5 | 申请日: | 2019-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0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 发明(设计)人: | 夏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中环应用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30B33/06 | 分类号: | C30B33/06;C30B29/06 |
| 代理公司: | 32228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冯智文 |
| 地址: | 214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架 干燥壳 吸油棉 底端 螺杆 本实用新型 电机 机械臂 单晶 方棒 滑块 粘棒 涂抹 工作效率 外侧设置 主轴末端 转动连接 胶水 储胶箱 从动轮 固定板 过滤板 人工的 主动轮 风机 涂胶 皮带 转动 自动化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粘棒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自动化粘棒机,包括固定架和第一电机,所述固定架的右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螺杆,且螺杆与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螺杆的外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内侧设置有单晶方棒,所述固定架的右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干燥壳,所述干燥壳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干燥壳的后端内侧固定连接有风机,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皮带、吸油棉、主动轮、从动轮、储胶箱、和固定板,可以通过吸油棉的转动带动实现对单晶方棒底端快速的涂抹胶水,且通过吸油棉可以保证涂抹的均匀,提高了涂胶的工作效率,减少人工的手动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粘棒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粘棒机。
背景技术
单晶硅棒粘接机主要用于单晶硅圆棒的粘接,是硅棒进行线开方作业前最严格的工序,粘棒机采用高刚性机械结构床身及人性化设计,床身采用经过时效处理的铸件由数控加工中心一次加工成型,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单晶硅棒的应用愈加广泛,因此,对一种自动化粘棒机的需求日益增长。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自动化粘棒机大多数结构简单功能单一,虽然目前使用的粘棒机可以对树脂板与单晶方棒进行连接,但是一般的粘棒机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树脂板与单晶方棒进行连接时需要人工手动往单晶方棒的上面涂抹胶水,工作效率低,且容易造成涂抹不均匀的现象,影响黏贴的质量,且在黏贴时需要等胶水干了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没有对胶水快速烘干的设备,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自动化粘棒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粘棒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化粘棒机,包括固定架和第一电机,所述固定架的右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螺杆,且螺杆与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螺杆的外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内侧设置有单晶方棒,所述固定架的右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干燥壳,所述干燥壳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干燥壳的后端内侧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干燥壳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热丝,所述干燥壳的顶端连通有吹气管,所述干燥壳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左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右端设置有树脂板,且树脂板设置在操作台的顶端面,所述操作台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储胶箱,所述储胶箱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且主动轮与储胶箱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的外侧设置有皮带,所述皮带的顶端内侧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后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与储胶箱固定连接,所述皮带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吸油棉,且吸油棉设置在单晶方棒的底端,所述固定架的左端内侧固定连接有载物板,所述固定架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柜。
优选的,所述控制柜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机械臂和气缸依次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干燥壳的右端内侧开设有通气管,且通气管贯穿固定架。
优选的,所述电热丝的位置设置在风机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吹气管是由不锈钢材质的钢管制成,且吹气管的出气口设置在吹气管的左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过滤、通气管、风机、电热丝、干燥壳和吹气管,一方面可以通过风机的作用实现对胶水的快速干燥,提高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过滤板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防止灰尘污染胶水;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皮带、吸油棉、主动轮、从动轮、储胶箱、和固定板,可以通过吸油棉的转动带动实现对单晶方棒底端快速的涂抹胶水,且通过吸油棉可以保证涂抹的均匀,提高了涂胶的工作效率,减少人工的手动操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中环应用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中环应用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88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掺铈溴化镧的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高效型黑硅生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