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护套的血管取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65762.5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1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辛世杰;张健;荆玉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 |
代理公司: | 21107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邵明新 |
地址: | 1101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套 芯丝 支架 套管 导向头 栓装置 血管 医疗器械领域 本实用新型 支架外表面 限位挡块 推动芯 微导管 挡块 固连 移除 穿过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护套的血管取栓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血管取栓装置必须依靠微导管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包括芯丝,该芯丝的一端与一导向头相连,芯丝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取栓支架、一端与取栓支架相连的套管;且套管的该端部设置有限位挡块,该限位挡块的形状及尺寸使其限位于护套外。一护套套装于取栓支架外,并与芯丝固连,可随芯丝移动;手持套管,沿靠近导向头方向推动芯丝,护套从取栓支架外表面移除,将取栓支架全部露出于护套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护套的血管取栓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取栓是一种新近出现的治疗血管血栓的方法。其是在医疗影像设备的监视下,通过导管术令微导管跨越血栓发生部位,然后经微导管将血管取栓装置输送至病变部位,后撤微导管,令血管取栓装置上的取栓支架释放,待取栓支架与血栓嵌合后,将血管取栓装置撤出人体,把血栓一并带出。
然而,由于自身工作原理的限制,现有的血管取栓装置一旦离开微导管,在失去微导管约束的情况下,其上的取栓支架会自行扩张,因此,现有的血管取栓装置在使用中要求微导管必须能够跨越血栓发生部位。但是这种工作方式的问题在于,如果微导管无法到达血栓发生部位,血管取栓装置将无法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带护套的血管取栓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血管取栓装置必须依靠微导管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芯丝,该芯丝的一端与一导向头相连,芯丝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取栓支架、一端与取栓支架相连的套管;且套管的该端部设置有限位挡块,该限位挡块的形状及尺寸使其限位于护套外。
一护套套装于取栓支架外,并与芯丝固连,可随芯丝移动;手持套管,沿靠近导向头方向推动芯丝,护套从取栓支架外表面移除,将取栓支架全部露出于护套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锁定装置,芯丝的另一端穿过锁定装置,并伸出锁定装置外;锁定装置用于锁定芯丝与套管,锁定装置在闭锁时,将套管的另一端及芯丝压合在一起,套管的另一端、芯丝、锁定装置三者连接为一体;解锁时,套管的另一端、芯丝、锁定装置三者无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挡块为圆形,其直径等于护套外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套管为一管状结构,包括固连为一体的宽部及窄部两部分;宽部呈管状,窄部为缺少上半圆或下半圆的半管状;所述宽部与取栓支架相连的一端的端部设置有限位挡块,该宽部外壁还套装有握持环,该握持环与宽部外壁固连,且握持环的外径大于锁定装置的进口,所述窄部伸入锁定装置,宽部限位于锁定装置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定装置包括空心的弹头状壳体、内垫及旋钮;所述弹头状壳体的空腔分为两部分:尖窄空腔及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的宽阔空腔;所述内垫为首端分瓣的管状结构,分瓣的一端套有锥形分瓣帽(锥形分瓣帽与分辨的一端固连或黏贴式相连),套有分瓣帽的分瓣形成分瓣结构,该分瓣结构与分瓣结构间留有间隙,且分瓣结构具有微弹性,且该分瓣帽结构的大小满足其在受到压迫而聚拢形变时可容纳于尖窄空腔;所述旋钮为一管状结构,该管状结构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内壁上沿圆周设置有环形凸沿;所述旋钮套装于内垫外,且旋钮的端部限位于锥形分瓣帽外,内垫的末端伸入旋钮的管状结构内,直至到达该管状结构的环形凸沿,使内垫限位于环形凸沿;使用时,内置内垫的旋钮伸入壳体内,套管的窄部通过壳体伸入到由各分瓣结构形成的锁定装置进口,再沿一固定方向旋转旋钮,旋钮的外螺纹与壳体的内螺纹相连,旋钮与壳体螺纹紧固连接后,分瓣结构进入尖窄空腔,受到尖窄空腔的挤压,而形变聚拢,分瓣结构与分瓣结构间相接触,将套管的窄部与芯丝夹紧于分瓣结构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未经中国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57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动负压抽吸联合支架取栓系统
- 下一篇:一种椎间盘突出治疗专用针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