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玻璃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164767.6 | 申请日: | 2019-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6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53 | 分类号: | G02F1/153;G02F1/163;B60J1/08;B60J3/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廖苑滨 |
| 地址: | 5166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板 电致变色薄膜层 内玻璃 外玻璃 内电极层 外电极层 玻璃 电致变色材料 本实用新型 电荷传输层 电致变色膜 驾驶安全性 保温效果 电极引线 对称设置 隔音效果 基板粘贴 颜色变化 增加装置 封装层 强光线 真空层 电极 膜层 变色 行车 驾驶 输出 视野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玻璃,包括外玻璃基板、内玻璃基板、电致变色薄膜层和OCA层,所述外玻璃基板内侧设有内玻璃基板,所述内玻璃基板与外玻璃基板之间设有电致变色薄膜层,且电致变色薄膜层两侧通过OCA层与外玻璃基板和内玻璃基板粘贴,所述电致变色薄膜层包括外电极层、内电极层、封装层、电荷传输层、电致变色材料、ITO层、电极引点和电极引线,所述外电极层与内电极层对称设置,此车载玻璃通过输出多大的电压去控制电致变色膜的颜色变化,变色后的膜层可以吸收很大部分的强光线,保护驾驶者的眼睛和行车视野,提升驾驶安全性,同时真空层的安装增加装置的保温效果和隔音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玻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玻璃。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国内和全球范围内的汽车保有量都呈现上升的趋势,上路驾驶的车辆也是日渐增多,而对于汽车驾驶员来说,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很值得去注意并解决的,那就是夜间行车时的眼睛炫光问题。
当汽车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如果前方和后方有汽车行驶,其汽车大灯的灯光就会直接照射到前挡风玻璃上,强光就会通过前挡风玻璃直接照射进入到驾驶员的眼睛上或者通过后视镜反射到驾驶员的眼睛上,造成驾驶员的眼睛出现炫光,容易导致驾驶员视力瞬间下降,造成行驶视野出现问题,继而可能造成交通事故,为此,我们提供一种车载玻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玻璃,加入可控制的电致变色层,该变色层在不通电、不受控制的情况下是呈现透明无色的,当系统平台接受到传感器反馈的信号后,平台会输出一定的电压令电致变色层的颜色由透明变成半透明状态的暗灰蓝色,以吸收外部照射的强光,削减强光的反射,增加行车安全保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车载玻璃,包括外玻璃基板、内玻璃基板、电致变色薄膜层和OCA层,所述外玻璃基板内侧设有内玻璃基板,所述内玻璃基板与外玻璃基板之间设有电致变色薄膜层,且电致变色薄膜层两侧通过OCA层与外玻璃基板和内玻璃基板粘贴,所述电致变色薄膜层包括外电极层、内电极层、封装层、电荷传输层、电致变色材料、ITO层、电极引点和电极引线,所述外电极层与内电极层对称设置,所述外电极层与内电极层对应面均贴设有ITO层,所述外电极层与内电极层夹层侧边粘贴有封装层,所述内电极层内侧安装有电荷传输层,所述外电极层内侧填充有电致变色材料,所述外电极层与内电极层内侧ITO层表面焊接有电极引点,且电极引点通过电极引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玻璃基板内侧设有密封玻璃层,所述内玻璃基板与密封玻璃层夹层侧边设有方筒管,且方筒管内侧均匀开设有透气孔,所述内玻璃基板与密封玻璃层夹层侧边粘接有支撑边。
进一步地,所述方筒管外侧包裹有PVB层,且方筒管通过PVB层与内玻璃基板和密封玻璃层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玻璃基板外侧粘贴有防刮保护膜。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玻璃层内侧粘贴有红外反光层。
进一步地,所述外玻璃基板采用钢化玻璃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玻璃层厚度小于内玻璃基板和外玻璃基板。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引点采用银材料点焊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玻璃,外玻璃基板和内玻璃基板的安装使装置整齐强度增加,然后电致变色薄膜层通过OCA层的粘接使电致变色薄膜层粘接稳定,加入可控制的电致变色薄膜层,电致变色薄膜层在不通电、不受控制的情况下是呈现透明无色的,当系统平台接受到传感器反馈的信号后,平台会对电荷传输层输出一定的电压令电致电致变色材料的颜色由透明变成半透明状态的暗灰蓝色,以吸收外部照射的强光,削减强光的反射,保护驾驶者的眼睛和行车视野,提升驾驶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47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色盖板
- 下一篇:一种光学频率梳产生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