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太阳能热水器的供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64570.2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0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秦乐顺;赵松涛;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金山丰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F24S20/40;F24S80/30;H02J7/35;H02S40/44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李常芳 |
地址: | 2666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热水器 供暖装置 导热管 阴天 供暖 蓄电池 太阳能帆板 装置壳体 风机 翅片 本实用新型 导热 供应热风 内壁焊接 内部安装 电热棒 供热水 水箱 内壁 套接 蓄电 加热 室内 供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热水器的供暖装置,解决了现有太阳能热水器利用率低且阴天无法使用的缺点,包括装置壳体、太阳能热水器、蓄电池和太阳能帆板,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套接有供暖桶,所述供暖桶的一端内部安装有风机,供暖桶的内壁还绕设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内壁焊接有翅片,该基于太阳能热水器的供暖装置,利用太阳能帆板向蓄电池进行蓄电,方便阴天为太阳能热水器内的电热棒实现供电,以便阴天仍然可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并通过太阳能热水器为导热管持续供热水,利用翅片导热后通过风机向室内进行供应热风,大大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热水器的供暖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的加热装置,将水从低温加热到高温,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热水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按结构形式分为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和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主要以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为主,占据国内95%的市场份额。真空管式家用太阳能热水器是由集热管、储水箱及支架等相关零配件组成,把太阳能转换成热能主要依靠真空集热管,真空集热管利用热水上浮冷水下沉的原理,使水产生微循环而得到所需热水。
然而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仅用于提供热水的利用率不高,且在阴天情况下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太阳能热水器利用率低且阴天无法使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太阳能热水器的供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太阳能热水器的供暖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太阳能热水器、蓄电池和太阳能帆板,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套接有供暖桶,所述供暖桶的一端内部安装有风机,供暖桶的内壁还绕设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内壁焊接有翅片;
所述太阳能热水器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电热棒,太阳能热水器的一侧连接有自来水管,所述自来水管的内部安装有供水阀和止回阀,水箱的一侧还连接有供水管。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的输入端与太阳能帆板的输出端电线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电热棒的输入端电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回流管。
优选的,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与止回阀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供水管一侧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内部安装有第二供水阀。
优选的,所述供水管的内部安装有第一供水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内部通过螺栓固定电热棒,并设置太阳能帆板和蓄电池,利用太阳能帆板为蓄电池进行蓄电,并使电热棒能够在阴天进行工作。
2、在供暖桶的内部绕设导热管,使导热管通过进水管和回流管分别与水箱的输出端和输入端连接,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持续为导热管内导入热水,实现往复。
3、在导热管的内壁焊接翅片,通过导热管内的热水向翅片进行导热,并利用供暖桶内的风机实现供风,使其为室内进行暖风供应。
综上所述,该基于太阳能热水器的供暖装置,利用太阳能帆板向蓄电池进行蓄电,方便阴天为太阳能热水器内的电热棒实现供电,以便阴天仍然可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并通过太阳能热水器为导热管持续供热水,利用翅片导热后通过风机向室内进行供应热风,大大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太阳能热水器的供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太阳能热水器的供暖装置的导热管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金山丰采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金山丰采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45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