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囱出口防水挟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63714.2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6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范祥子;金伟红;雷文校;洪婷;汪勇波;韩国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深度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3/00 | 分类号: | F23J13/00;F16L55/00 |
代理公司: | 33246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芳;张瑜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囱 筒体 本实用新型 烟囱出口 集水槽 防水 附件技术领域 高度方向延伸 螺旋型导流板 顶部出口 顶部开口 密封连接 内部连通 缩颈结构 向上延伸 周向布设 冷凝水 塔外壁 外壁 酸雨 腐蚀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囱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囱出口防水挟带装置,包括沿烟囱顶部向上延伸的筒体,所述筒体与烟囱密封连接,所述筒体为缩颈结构且顶部开口,所述筒体内设有沿烟囱的高度方向延伸的螺旋型导流板,所述筒体的外壁具有周向布设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与筒体的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烟囱出口防水挟带装置避免了烟囱顶部冷凝水被挟带出烟囱顶部出口的现象,避免造成酸雨;也可保护烟囱及塔外壁不被腐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囱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囱出口防水挟带装置。
背景技术
烟气脱硫是抑制二氧化硫污染和减少酸雨最为常用的手段。湿法脱硫塔是烟气湿法脱硫技术的核心设备。湿法脱硫塔顶直排烟囱技术由于占地小,流程简洁,投资维护成本费用低,故而被广泛应用。但是,如果烟气直接从烟囱顶部排出,由于烟气流速一般是中间快、四周慢,四周的烟气由于速度慢在烟囱壁上端遇冷形成冷凝水,这部份冷凝水会随着烟气排向空中,长此以往,容易在烟囱以及湿法脱硫塔的外表面引起腐蚀及酸雨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囱出口防水挟带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烟囱出口防水挟带装置,包括沿烟囱顶部向上延伸的筒体,所述筒体与烟囱密封连接,所述筒体为缩颈结构且顶部开口,所述筒体内设有沿烟囱的高度方向延伸的螺旋型导流板,所述筒体的外壁具有周向布设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与筒体的内部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螺旋型导流板包括若干块依次连接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15~30°。烟气上升时,周围烟气上升时遇冷形成冷凝水,顺着导流板回流烟囱内壁,螺旋型导流板的设计利于冷凝水的回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筒体具有与集水槽连通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内设有单向阀。少部分在烟囱外壁的冷凝水经集水槽回流至烟囱的内部,防止腐蚀烟囱的外壁。单向阀的设置使得集水槽的冷凝水可以进入烟囱内,但是烟囱内的烟气无法从连通孔排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集水槽具有预设的高度差。利于集水槽内的水汇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通孔位于集水槽的最低位。利于集水槽内的水流入烟囱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预设的高度差为0.2~0.4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筒体为锥度为3~5°的锥体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筒体的高度为1.5~2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集水槽位于距离筒体顶部开口的1~1.2m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筒体一体成型,所述筒体为双相不锈钢材料。加工成型方便,防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烟囱出口防水挟带装置避免了烟囱顶部冷凝水被挟带出烟囱顶部出口的现象,避免造成酸雨;也可保护烟囱及塔外壁不被腐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烟囱出口防水挟带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上述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深度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深度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37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倒灌排风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吸收储存尾气热量的燃气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