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免穿刺真空采血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63088.7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9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杨舒文;刘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哈娜好医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 | 分类号: | A61B5/15 |
代理公司: | 12105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京生 |
地址: | 301726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血管密封 采血管 弹性密封胶 真空采血管 穿刺 开口部密封 可开闭式 密封结构 密封螺接 无针采血 真空状态 自动闭合 旋出 旋入 粘接 针刺 密封 便利 配合 | ||
免穿刺真空采血管,包括采血管密封盖和采血管和一个弹性密封胶塞,采血管密封盖底部具有凹槽,采血管开口部密封粘接或密封螺接在采血管密封盖的凹槽内,采血管内部为真空状态。通过弹性密封胶塞与采血管密封盖内部结构相配合形成可开闭式的密封结构,免穿刺真空采血管在与无针采血针配合使用的时候,能够实现旋入形成通路,旋出则通路自动闭合且密封。从而在临床使用中能够极大地降低针刺风险,并为临床操作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选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免穿刺真空采血管,与无针采血针配套使用。
背景技术
临床采血是当下非常普遍的医疗手段,通过临床采血取得血液样本,是疾病的诊断的基础,也是各个医院最基本的医疗项目。也正因为这样,进行临床采血操作的医护人员也面临着极大地风险,每天数以百计的针刺操作,使医护操作者暴露在针刺危害中,刺伤、感染等风险很高。特别是目前市场上的采血针均为两端针,即患者端需要进行一次钢针刺入操作,采血管端还需要进行一次钢针刺入操作。国际标准化组织在2011年就已经制定了防针刺要求标准(ISO 23908),我国也自2014年开始陆续将防针刺要求加入到各种医疗用针的相关标准中。
除此之外,现在市面上的采血针与采血管之间靠钢针刺破胶塞实现采血,拔针后则靠采血管的胶塞和采血针的胶帽的弹力实现密封,这样的工作原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橡胶或乳胶制品本身的弹性特征,可以实现反复变形和回复原状从而被应用到许多地方作为密封零件,但是一旦破坏其结构产生物理损伤,如出现裂伤、缺口等也就无法继续保持其特性了,即反复操作会导致采血针胶帽的密封效果失效;并且针尖的锋利度也会下降,超过一定次数后就有很大几率会出现漏血、穿刺失败等医疗事故,因此现在的采血针产品说明书中一般会明示可穿刺次数。然而,在系统体检、如癌症等的大病治疗、急救等临床场景下,往往需要采多管血来分别进行检测,但是采血针的可反复穿刺次数非常有限,超过次数就需要更换采血针,这也就相应的造成了患者的二次穿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免穿刺真空采血管,通过弹性密封胶塞与采血管密封盖内部结构相配合形成可开闭式的密封结构,在与无针采血针配合使用的时候,能够实现旋入即形成通路,旋出则通路自动闭合且密封。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免穿刺真空采血管,包括采血管密封盖和采血管,采血管密封盖底部具有凹槽,采血管开口部密封粘接或密封螺接在采血管密封盖的凹槽内,采血管内部为真空状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弹性密封胶塞。
采血管密封盖外沿处自顶部开设有一个环形盲槽,环形盲槽内壁上设有螺纹,中心处自顶部开设有一个盲孔,凹槽底部开设有对称的半月形盲槽Ⅰ和半月形盲槽Ⅱ。
盲孔开口处设有一圈凸台,盲孔壁上设有对称的条形开口Ⅰ和条形开口Ⅱ,条形开口Ⅰ和条形开口Ⅱ分别与半月形盲槽Ⅰ和半月形盲槽Ⅱ的底部相通。
弹性密封胶塞设有密封部和伸缩部,密封部为圆柱体,伸缩部为葫芦状,弹性密封胶塞外形尺寸与盲孔相契合,置于盲孔中与盲孔紧配合,凸台能够限制弹性密封胶塞不脱出,密封部能够将条形开口Ⅰ和条形开口Ⅱ密封。
免穿刺真空采血管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前,凸台限制盲孔中的弹性密封胶塞使其不会随意脱出,密封部将条形开口Ⅰ和条形开口Ⅱ密封住,防止采血管内外气体交换,使采血管内保持真空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哈娜好医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哈娜好医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30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