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去除微污染源的小型反应沉淀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162864.1 | 申请日: | 2019-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0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 发明(设计)人: | 黄占峰;胡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山西国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 代理公司: | 14110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任林芳 |
| 地址: | 0300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布水 沉淀池本体 环形管道 微型反应器 加药管 中心筒 反应沉淀池 药剂投加点 排泥总管 出水管 出水渠 进水管 去除 污染源 污水处理技术 本实用新型 动力消耗 反应空间 内壁环绕 内壁 投资 | ||
1.一种适用于去除微污染源的小型反应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本体、微型反应器(1)、布水环形管道(3)、环形加药管(4)、出水渠(7)、中心筒(8)、进水管(9)、出水管(10)和排泥总管(11),出水管(10)与中心筒(8)的下方相连通,出水渠(7)与中心筒(8)的上部相连通,布水环形管道(3)和环形加药管(4)沿沉淀池本体的内壁环绕布置,进水管(9)与布水环形管道(3)相连通,排泥总管(11)与沉淀池本体的底部相连通,微型反应器(1)靠近沉淀池本体的内壁设置,布水环形管道(3)上设有布水点(5),环形加药管(4)上设有药剂投加点(6),布水点(5)和药剂投加点(6)位于微型反应器(1)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去除微污染源的小型反应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反应器(1)包括水量自控调节器(14)、移动填料桶(16)和布水缝隙(17),微型反应器(1)的中部设有移动填料桶(16),所述微型反应器(1)的下部设有布水缝隙(17),水量自控调节器(14)的底端与底部挡板(18)的一端固定连接,底部挡板(18)的另一端通过活页(19)与所述微型反应器(1)的下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去除微污染源的小型反应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填料桶(16)内部装有吸附活性炭、铁屑和PVC填料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去除微污染源的小型反应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本体的池底为平底或锥斗底。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去除微污染源的小型反应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反应器(1)中设有涡轮搅拌器(15),涡轮搅拌器(15)设置在所述移动填料桶(16)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去除微污染源的小型反应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9)的前端连接有管道混合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去除微污染源的小型反应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总管(11)与排泥支管(13)相连通,排泥支管(13)有多个分支,分支上设有与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底部相连通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去除微污染源的小型反应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环形管道(3)上设置有流量调节器(2),流量调节器(2)设置在所述布水环形管道(3)流向的末端,所述布水环形管道(3)沿水流方向坡度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去除微污染源的小型反应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渠(7)和所述微型反应器(1)的数量均为6个,沿所述中心筒(8)环绕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山西国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大学;山西国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28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多功能污水污泥同步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化学实验室用废水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