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色温调节装置和照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61981.6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4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何彦;刘宏伟;颜亨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飞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44351 深圳市智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吕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珠 开关模块 冷色 暖色 彩色灯组 主控模块 色温调节装置 启动信号 照明技术领域 输入端连接 色温调节 照明系统 输出端 色温 组对 申请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色温调节装置和照明系统,属于照明技术领域。色温调节装置包括:主控模块和开关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分别用于与所述暖色灯珠、冷色灯珠和彩色灯组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在色温调节模式下,输入启动信号至所述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启动信号将所述暖色灯珠和冷色灯珠启动,并且将所述彩色灯组关闭。在根据暖色灯珠和冷色灯珠调节色温的时候,彩色灯组被关闭,能够避免其他颜色的灯组对冷色或暖色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照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色温调节装置和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主流彩灯使用红绿蓝三色或者红绿蓝白四色的灯珠。灯的色温是由这三种或四种灯珠混合调节出的。由于色温的调节受彩灯的颜色的影响,而很难达到色温曲线的规范。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色温调节装置和照明系统,以改善上述缺陷。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色温调节装置,应用于照明系统,所述照明系统包括暖色灯珠、冷色灯珠和彩色灯组。所述色温调节装置包括:主控模块和开关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分别用于与所述暖色灯珠、冷色灯珠和彩色灯组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在色温调节模式下,输入启动信号至所述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启动信号将所述暖色灯珠和冷色灯珠启动,并且将所述彩色灯组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芯片和第二开关芯片,所述彩色灯组包括第一彩灯和第二彩灯;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芯片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开关芯片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芯片的第一输出端用于与所述暖色灯珠连接,所述第一开关芯片的第二输出端用于与所述第一彩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芯片的第一输出端用于与所述冷色灯珠连接,所述第二开关芯片的第二输出端用于与所述第二彩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启动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芯片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开关芯片的控制端。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模块包括第一脉冲信号输出端和第二脉冲信号输出端,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一脉冲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芯片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二脉冲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芯片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当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开关芯片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且所述第二开关芯片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当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时,所述第二开关芯片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且所述第二开关芯片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模块还包括多个晶体管,所述多个晶体管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开关芯片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开关芯片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开关芯片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开关芯片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信号输出端用于与所述暖色灯珠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的电平启动或关闭所述暖色灯珠;所述第二晶体管的信号输出端用于与所述第一彩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的电平启动或关闭所述第一彩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信号输出端用于与所述冷色灯珠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的电平启动或关闭所述冷色灯珠;所述第四晶体管的信号输出端用于与所述第二彩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的电平启动或关闭所述第二彩灯。
进一步地,所述彩色灯组还包括第三彩灯,所述多个晶体管还包括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输入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三脉冲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信号输出端用于与所述第三彩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端的电平启动或关闭所述第三彩灯。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晶体管均为场效应管,所述晶体管的控制端为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晶体管的信号输出端为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飞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飞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19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