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预制临时围墙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61022.4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2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强;黄泽;刘津成;赵思远;黄志超;吴咏陶;刘淦锋;谢健曦;徐旻杰;杨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建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16 | 分类号: | E04H17/16;E04H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付静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使用 装配式 预制 临时 围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预制临时围墙,由若干结构件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相互搭设组成,所述结构件为混凝土预制件;水平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结构件之间通过第一榫卯结构实现水平连接;竖直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结构件之间通过第一插接结构实现纵向连接,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包括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分设于实现纵向连接的相邻所述结构件的两接触面上。本实用新型既有传统砖砌体围墙良好的抗风承载力,同时可以循环利用,且其施工速度更快,安装精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时施工围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预制临时围墙。
背景技术
施工围蔽是指在建筑施工时,需要搭建围墙或围挡将施工区域和外面的道路或活动区隔离开,除了为施工现场的管理及财产安全提供保障外,同时还具有美化、整洁施工内外环境的功能。围蔽是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施工现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常用的施工围墙形式有砖砌体围墙及彩钢板装配式围墙等形式。但是目前传统的砖砌体围墙和彩钢板装配式围墙存在较多弊端。其不足之处在于:
1)砖砌体围墙整体刚性差,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局部倒塌。前期其施工工序繁多、施工速度慢、消耗人力物力较多。且后期其拆除工作麻烦,砖块难以循环利用。
2)彩钢板围挡可回收利用,但存在着稳定问题,易发生大片倒塌,易发生扭转弯曲等变形,易锈蚀,造成回收率不高。可循环利用的次数少。
3)以上这两种的主要传统临时围蔽结构,循环利用率不高,消耗较多的能源物质,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预制临时围墙。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预制临时围墙,由若干结构件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相互搭设组成,所述结构件为混凝土预制件;水平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结构件之间通过第一榫卯结构实现水平连接;竖直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结构件之间通过第一插接结构实现纵向连接,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包括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分设于实现纵向连接的相邻所述结构件的两接触面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预制临时围墙,其结构件为混凝土预制件,通过第一层的结构件固定在基础底板上,然后在其上部搭设其他层次的结构件,利用结构件之间的榫卯结构和插接结构连接以组成一面围墙。本实用新型既有传统砖砌体围墙良好的抗风承载力,同时可以循环利用,且其施工速度更快,安装精度更高。
进一步地,还包括竖直搭设的若干转角连接件,所述转角连接件为混凝土预制件;所述转角连接件连接在转角处相邻的结构件。
由此,经过转角连接件可以组装成一整个封闭的围墙或者有转角的围墙。
进一步地,所述转角连接件与所述结构件之间通过第二榫卯结构连接,且其高度与结构件的高度一致;纵向相邻的转角连接件之间通过第二插接结构配合,所述第二插接结构包括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分设所述纵向相邻的转角连接件的两接触端面上。
由此,通过在结构件和转角连接件上设置榫卯结构,利用传统榫卯结构的巧妙性,减少连接材料的投入;同时通过凸起和凹槽的插接结构,便于围墙墙体的竖直连接,而且该插接结构为非灌浆干式插接连接,便于墙体的拆卸和维修。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柱帽件以及第二柱帽件,所述第一柱帽件连接所述转角连接件以及所述转角处相邻的结构件;所述第二柱帽件连接水平相邻的所述结构件。
由此,通过第一柱帽件、第二柱帽件连接各个相邻的转角连接件以及结构件,使得搭设好的墙体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结构件上设有花槽。
进一步地,所述结构件上设有浮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建工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建工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10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热水结构及电热水器
- 下一篇:一种建筑装修玻璃附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