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穿隧道船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60313.1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8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向龙;田志宇;林国进;郑金龙;田尚志;唐协;李泳伸;丁尧;蔚艳庆;聂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墙 扶壁墙 船槽 基坑 槽体 底板 本实用新型 槽体结构 回填 下穿 钢筋 钢筋混凝土结构 整体受力性能 隧道 路面结构层 材料用量 侧壁包围 使用寿命 使用性能 受力性能 隧道施工 外侧设置 性能影响 纵向分布 工程量 回填土 土压力 外侧面 底壁 抗浮 弯矩 沿槽 | ||
1.下穿隧道船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基坑(4)内的槽体(1);所述槽体(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呈U形,包括底板(11)和位于底板(11)两侧的侧墙(12),侧墙(12)的外侧面、基坑(4)的底壁以及基坑(4)的侧壁包围形成用于回填土石的回填区(41);在所述回填区(41)内设置有多道扶壁墙(2),多道扶壁墙(2)沿槽体(1)纵向分布,各道扶壁墙(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各扶壁墙(2)的钢筋与侧墙(12)的钢筋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隧道船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填区(41)还设置有脚板(3),所述脚板(3)沿槽体(1)的纵向贯通,且脚板(3)一侧与侧墙(12)的底端固定连接成一体,另一侧垂直于侧墙(12)向外延伸;所述脚板(3)与槽体(1)为一体浇筑成型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穿隧道船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壁墙(2)位于脚板(3)上方,且扶壁墙(2)的底部与脚板(3)经其内部的钢筋固定连接成一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穿隧道船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槽体(1)横向,所述扶壁墙(2)底部的宽度等于所述脚板(3)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下穿隧道船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多道扶壁墙(2)沿槽体(1)纵向等间距布置。
6.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下穿隧道船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4)为放坡开挖形成的上口大下口小的梯形基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未经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03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水平位移根式组合挡土结构
- 下一篇:一种地下室外墙的后浇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