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染色机匀热混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5921.3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66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郭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盟鸿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3/20 | 分类号: | D06B23/20 |
代理公司: | 44251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世洪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流 染色 加热 染色机 本实用新型 加热管道 加热系统 染色系统 热交换器 依次连接 混流泵 出口 染色工艺 染色设备 染色循环 容器设置 温差现象 循环水泵 织物染色 单管道 流装置 循环泵 热混 加工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染色机匀热混流装置,属于染色设备领域。其包括染色机容器、循环染色系统以及循环混流加热系统,所述染色机容器设置有染色入口、染色出口、混流加热入口及混流加热出口,所述循环染色系统包括染色管道和循环泵,所述染色管道依次连接所述染色出口、循环水泵和染色入口,所述循环混流加热系统包括混流加热管道、混流泵、第一热交换器,所述混流加热管道依次连接混流加热入口、混流泵、第一热交换器以及混流加热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把传统单管道染色循环和加热分离,不会出现上热下冷的温差现象,保证了染色工艺的顺利进行,提高了织物染色加工的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染色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染色机匀热混流装置。
背景技术
染色机是用于物料染色的一种设备,其通常具有染色均匀、不易染花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染色加工工艺当中,染色机的研发制造均是基于更加节能以及更加适应环保要求。
染色机通常需要通过循环加热系统来进行染液加热染色,传统的染色机循环系统通常由染色机容器、第一热交换器、循环水泵和循环管道构成,第一热交换器设置有第一蒸汽入口和第一冷凝水出口,第一热交换器通过循环管道连接染色机容器的顶部,染色机容器的底部再通过循环管道依次连接循环水泵和第一热交换器,采用此种循环加热系统,通常是采用单管道进行循环,在染液循环过程中通过第一热交换器进行加热,由于染色机容器体积较大、染液循环管道管程过长,使得第一热交换器的出口处与染色机容器下部温差过大,即染色机容器顶部温度高,底部染色部分温度低,造成染色加工时极易出现色花和织物遇冷收缩起皱的现象。
为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会在第一热交换器的第一蒸汽入口处安装价格昂贵的比例定位调节阀来控制温度使温度缓慢上升,但因循环和加热均采用单管道进行的缘故,效果改观不理想,做浅色染色工艺依然困难。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染色机匀热混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染色机匀热混流装置,其把传统单管道染色循环和加热分离,不会出现上热下冷的温差现象,保证了染色工艺的顺利进行,提高了织物染色加工的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染色机匀热混流装置,包括染色机容器、循环染色系统以及循环混流加热系统,所述染色机容器设置有染色入口、染色出口、混流加热入口及混流加热出口,所述染色入口设置于所述染色机容器的顶部,所述染色出口、混流加热入口及混流加热出口均设置于所述染色机容器的底部,所述循环染色系统包括染色管道和循环泵,所述染色管道依次连接所述染色出口、循环水泵和染色入口,所述循环混流加热系统包括混流加热管道、混流泵、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上设置有第一蒸汽入口和第一冷凝水出口,所述第一蒸汽入口处设置有蒸汽阀门,所述第一冷凝水出口处设置有疏水器,所述混流加热管道依次连接混流加热入口、混流泵、第一热交换器以及混流加热出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循环染色系统还包括第二热交换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上设置有第二蒸汽入口和第二冷凝水出口,所述第二蒸汽入口处设置有蒸汽阀门,所述第二冷凝水出口处设置有疏水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染色管道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混流加热管道上还设置有染料注入口,所述染料注入口处设置有染料注入阀。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染色循环和混流加热循环分开设计,使热色机容器底部保持一个恒定温度的液体供循环泵做染色循环,解决了传统染色机容器内染液的上热下冷的问题,因在下部加热且同时循环混流,根据液体对流原理,染液上部温度和下部温度基本一致,液体控热均匀,不会出现因局部温差引起面料褶皱现象,对织物的上色过程稳定性好,染料和助剂经过染料注入口注入后在染色机容器内经过混流加热管道充分混合后,再经染色管道送入织物处和容器内进行初染上色,减少了头尾色差和片花现象,极大地提高了染色加工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盟鸿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盟鸿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59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渔网加工用渔网染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棉布生产线的牵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