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主动脉内分支型覆膜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5470.3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0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戴向晨;罗光泽;朱杰昌;范海伦;王峥;罗宇东;冯舟;张益伟;胡凡果;吕路;王端;孙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向晨 |
主分类号: | A61F2/90 | 分类号: | A61F2/90 |
代理公司: | 12214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魏骞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15***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支支架 弓部 本实用新型 圆柱状结构 底部截面 分支动脉 碗状结构 大弯 分支型覆膜支架 主动脉覆膜支架 血管解剖结构 顶部截面 顶部开孔 覆膜支架 结构适应 有效解决 圆形开孔 金属架 主动脉 对位 覆膜 后区 前区 支架 动脉 血管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主动脉内分支型覆膜支架,由金属架及覆膜构成,包括弓前区、弓部区及弓后区,弓部区大弯侧设有若干个内分支支架,任一内分支支架顶部为位于大弯侧上的圆形开孔,任一内分支支架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任一内分支支架上部为碗状结构顶部截面直径大于底部截面直径,任一内分支支架下部为圆柱状结构,内分支支架下部圆柱状结构的横截面直径不大于内分支支架上部碗状结构底部截面直径,该设计的作用在于,内分支支架顶部开孔可对应弓部动脉顶端的分支动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有效解决主动脉覆膜支架与分支覆膜支架支架间漏血的问题,内分支支架的结构适应大部分血管解剖结构,方便与分支动脉血管对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血管外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主动脉内分支型覆膜支架。
背景技术
累及主动脉弓上分支动脉的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是血管外科的难点。开放手术时间长、手术操作复杂、需要深低温停循环,极易导致出血及脑缺血等神经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对于腔内隔绝术来说,使用目前的腔内器械如果不封堵分支动脉无法获得足够的锚定区,夹层和动脉瘤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但完全封堵弓上分支动脉是无法接受的,因为这会导致脑部供血障碍,进而出现缺血性卒中甚至死亡。所以,封堵分支动脉获得足够的锚定区同时再重建分支动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思路,但安全、有效实施这一思路是临床上的困难之处。原位开窗、预开窗技术已经使得部分病例的治疗获得可能,但其仍然无法解决3型内漏(主支架与小支架间的漏血)的问题。外分支支架也存在着释放空间不足且需要定制的问题。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主动脉内分支型覆膜支架从而解决上述问题,将会有效提高升主动脉夹层和/或动脉瘤的生存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主动脉内分支型覆膜支架,通过增设内分支支架有效解决主动脉覆膜支架与分支覆膜支架间漏血的问题,同时通过内分支支架的异形设计,可以使通用型号的支架适应更多患者的需求,减少需要定制支架的情况,从而缩短治疗周期并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主动脉内分支型覆膜支架,由金属架及覆膜构成,覆膜支架打过程中可随血管结构调整形状,与主动脉血管形状相吻合,包括弓前区、弓部区及弓后区,所述弓前区、弓部区及弓后区为一体成型,由管状覆膜及其外部的金属架组成,金属架位于管状覆膜的外部起到固定及支撑的作用,所述弓部区顶部为大弯侧,所述弓部区底部为小弯侧,所述弓部区大弯侧设有若干个内分支支架,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顶部为位于大弯侧上的圆形开孔,任一内分支支架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上部为碗状结构顶部截面直径大于底部截面直径,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下部为圆柱状结构,内分支支架下部圆柱状结构的横截面直径不大于内分支支架上部碗状结构底部截面直径,该设计的作用在于,内分支支架顶部开孔可对应弓部动脉顶端的分支动脉,
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与所述弓部区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处无缝隙。
优选地,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顶部截面直径为10mm-25mm,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上部碗状结构底面截面直径为8mm-15mm,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上部碗状结构高2mm-5mm。
通过数据统计可知,一般人的弓部动脉顶端的分支动脉血管数量为3根,直径一般为8mm-15mm,分支动脉之间的间隔一般为2mm-10mm,因此内分支支架顶部截面直径为10mm-25mm时,3根分支动脉可分别对应3个内分支支架顶部开孔;
优选地,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下部圆柱状结构横截面直径为8mm-15mm,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下部圆柱状结构高为3mm-5mm。
任一所述内分支支架下部圆柱状结构作为锚定区域,用于固定穿过内分支支架的分支覆膜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向晨,未经戴向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54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载药气道支架
- 下一篇:一种尿失禁束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