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堵塞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4168.6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0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湾资医疗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0 |
代理公司: | 31283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418 上海市奉贤区光明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 防堵槽 引流孔 内部通道 本实用新型 导管部 防堵塞 引流管 人体组织 体液 堵孔 轴向 连通 邻近 贯通 堵塞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堵塞引流管,所述防堵塞引流管包括:一导管部以及一引流部;一内部通道,所述内部通道贯通于所述导管部以及所述引流部的内部;一防堵槽,所述防堵槽设置于所述引流部的外表面,且所述防堵槽分别在所述引流部的轴向和周向持续延伸;若干槽内引流孔,所述槽内引流孔设置在所述防堵槽内,且所述槽内引流孔连通所述防堵槽以及所述内部通道。本实用新型使用中,即使某些槽内引流孔因人体组织进入造成了堵塞,但是在防堵槽的作用下,体液会进入到邻近未被堵孔的槽内引流孔中,并进入内部通道引流,从而达到持续的引流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堵塞引流管。
背景技术
临床经常需要使用各种引流管,如创口引流管、腹腔引流管等,将引流管插入人体组织内进行引流。而原始引流关的固定方式是将引流管的引流部先插入人体组织后,将漏出在人体外面的导管部管用缝合线缝在伤口皮肤上。
由此进行引流。
然而,即便是在正常负压引流情况下,人体组织在负压的作用下会逐渐嵌入在引流管的引流孔中,堵塞引流管,降低吸引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引流管的引流孔容易被人体组织嵌入,导致引流阻塞,降低引流效率的缺陷,提供一种防堵塞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防堵塞引流管,其特点在于,所述防堵塞引流管包括:
一导管部以及一引流部;
一内部通道,所述内部通道贯通于所述导管部以及所述引流部的内部;
一防堵槽,所述防堵槽设置于所述引流部的外表面,且所述防堵槽分别在所述引流部的轴向和周向持续延伸;
若干槽内引流孔,所述槽内引流孔设置在所述防堵槽内,且所述槽内引流孔连通所述防堵槽以及所述内部通道。
本方案中增加了防堵槽,由此即使某些槽内引流孔因人体组织进入造成了堵塞,但是在防堵槽的作用下,体液会进入到邻近未被堵孔的槽内引流孔中,并进入内部通道引流,从而达到持续的引流的效果。
防堵槽在引流部的轴向和周向持续延伸,由此可以尽可能增大防堵槽的覆盖面积,避免仅局部延伸的防堵槽被全部封堵。
较佳地,所述防堵槽在所述引流部上螺旋延伸。通过螺旋延伸能够尽可能的覆盖引流部的面积,从而能够增加槽内引流孔的未被堵孔的概率,起到更全面的引流效果。
较佳地,所述防堵塞引流管还包括若干槽外引流孔,所述槽外引流孔设置于所述引流部,且所述槽外引流孔错开所述防堵槽设置,其中,所述槽外引流孔连通所述引流部的表面与所述内部通道。
槽外引流孔同样能够产生引流作用。同时,槽外引流孔能够充分利用防堵槽外的空间,在有限空间下最大化了引流效果。
较佳地,所述槽外引流孔均匀分布于所述引流部上。
较佳地,所述槽外引流孔在所述引流部的周向上与所述槽内引流孔错开设置。槽外引流孔和槽内引流孔错开设置,可以避免局部的组织封堵下全部被堵孔的情况。
较佳地,所述槽内引流孔均匀分布于所述防堵槽上。
较佳地,所述槽内引流孔在所述引流部的轴向上呈直线排列。整齐排列有利于加工。
较佳地,所述槽内引流孔设置在所述防堵槽的槽底上,且所述槽内引流孔沿着所述引流部的径向方向贯通设置。
较佳地,所述导管部上设置有两个凸点,所述凸点凸出于所述导管部的表面,且所述凸点沿着所述导管部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湾资医疗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湾资医疗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41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