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蒸汽烘筒织物烘燥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3658.4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5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顾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宏大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3/18 | 分类号: | F26B13/18;F26B23/10;F26B25/2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130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烘筒 蒸汽支管 烘燥 温度检测机构 布面 电控制器 潮率 本实用新型 控制装置 控制阀 优选 压强 水分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蒸汽消耗量 工艺要求 蒸汽总管 进汽 受控 疏水 通断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蒸汽烘筒织物烘燥控制装置,包括至少8个蒸汽烘筒、与各蒸汽烘筒相连通的蒸汽支管、与各蒸汽支管相连通的蒸汽总管以及电控制器,在每个蒸汽支管或者至少4个蒸汽支管上分别安装具有通断功能的控制阀,控制阀受控于电控制器,在蒸汽烘筒处安装有织物含潮率或者布面温度或者蒸汽烘筒温度检测机构,织物含潮率或者布面温度或者蒸汽烘筒温度检测机构与电控制器连接。织物含潮率检测机构优选为水分传感器,所述布面温度或者蒸汽烘筒温度检测机构优选为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能保证蒸汽烘筒的进汽压强和及时疏水,减少蒸汽消耗量,提高烘燥效率,防止蒸汽烘筒自重增加,确保烘燥织物满足工艺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蒸汽烘筒织物烘燥控制装置,属于纺织染整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纺织印染企业使用蒸汽烘筒烘燥设备加热烘燥带水织物,蒸汽烘筒烘燥设备通常由至少8个蒸汽烘筒组成一柱烘燥单元,一般采用一柱以上的烘燥单元来烘燥带水织物,使烘燥织物符合工艺要求。
蒸汽烘筒烘燥设备工作时,各蒸汽烘筒通过各自的蒸汽支管将蒸汽总管内的蒸汽引入蒸汽烘筒内加热蒸汽烘筒,同时,一定压力的蒸汽能推动蒸汽烘筒与织物热交换而形成的冷凝水经虹吸管、疏水管、疏水阀、集水管向外排出,达到及时疏水的目的。及时疏水可以提高蒸汽烘筒加热效率,减少蒸汽消耗量,降低生产营运成本;另外,及时疏水可以防止蒸汽烘筒内的凝结水形成水锤从而减小管壁、阀门及联接件的磨损,还可以防止蒸汽烘筒自重增加,在高速旋转时,避免安全隐患。
目前,每一柱烘燥单元的织物烘燥控制是在该柱蒸汽总管加装蒸汽受控比例调节阀,根据烘燥末端织物含水率检测,对蒸汽总管的受控比例调节阀开度实施PID调节控制。烘筒烘燥是一个大惯性时滞系统,采用比例调节阀实施PID控制及常规的微分先行控制方法效果很不理想:一方面,不能满足不同温度偏差和偏差变化率的要求,动态控制不平稳,织物含水率波动大;稳态控制偏差大,控制调节时间长。而且,当受控比例调节阀处于中、小开度状态时,进入蒸汽烘筒内的蒸汽压强过小,远远不足以推动冷凝水经管路由疏水阀向外排出,蒸汽烘筒内腔严重积水带来多个弊端:
①较多的凝结水积存,蒸汽烘筒明显表现出动平衡失衡,织物在蒸汽烘筒上易起皱,出现大面积疵布,严重影响后道整理工序正常进行;
②蒸汽烘筒内腔严重积水使得热交换面积大大减少,蒸汽烘筒能达到的生产工艺温度下降,造成生产速度慢,生产效率低下,同时影响产品质量;
③较多的凝结水积存,形成水锤加剧管壁、阀门及联接件的磨损,维护工作量大,费用高;蒸汽烘筒的自重增加,在旋转时产生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在连续生产更换工艺时,烘筒烘燥时滞系统、PID调节控制响应慢导致烘燥织物不符合工艺要求,烘燥落布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影响产能提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可靠保证蒸汽烘筒的进汽压强和及时疏水,减少蒸汽消耗量,提高烘燥效率,防止蒸汽烘筒自重增加,确保烘燥织物满足工艺要求的多蒸汽烘筒织物烘燥控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多蒸汽烘筒织物烘燥控制装置,包括至少8个蒸汽烘筒、与各蒸汽烘筒相连通的蒸汽支管、与各蒸汽支管相连通的蒸汽总管以及电控制器,在每个蒸汽支管或者至少4个蒸汽支管上分别安装具有通断功能的控制阀,控制阀受控于所述电控制器,在蒸汽烘筒处安装有织物含潮率或者布面温度或者蒸汽烘筒温度检测机构,所述织物含潮率或者布面温度或者蒸汽烘筒温度检测机构与所述电控制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织物含潮率检测机构为水分传感器,所述水分传感器与所述电控制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布面温度或者蒸汽烘筒温度检测机构为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宏大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宏大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36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镀锡板材酸液风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膏药烘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