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水处理高回收分盐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153436.2 | 申请日: | 2019-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2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 发明(设计)人: | 严金土 | 申请(专利权)人: | 逸辰环保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 |
| 代理公司: | 35225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辉;李增进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区(翔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滤单元 进液端 高压泵 本实用新型 管道连接 浓液出口 出液端 多价盐 回收槽 盐回收 废水排放管 渗透液出口 一价盐溶液 多级纳滤 废水处理 效果稳定 一级纳滤 每一级 一价盐 再利用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高回收分盐系统,包括N级高压泵、N级纳滤单元、多价盐回收槽和一价盐回收槽,且N≥2;其中第一高压泵的进液端连接废水排放管,出液端连接一级纳滤单元的进液端,所述第N高压泵的进液端连接第N‑1级纳滤单元的浓液出口,出液端连接第N级纳滤单元的进液端。第N级纳滤单元的浓液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多价盐回收槽,每一级纳滤单元的渗透液出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至一价盐回收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级纳滤,可以收集得到一价盐溶液和多价盐溶液,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设备简单,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水处理高回收分盐系统。
背景技术
含盐废水主要包括循环排污水和化学站排水等。从含盐废水中分盐进行再利用主要包括两类技术,一类是热蒸发技术,另一类是膜分离技术。采用热蒸发技术进行分盐的方式能耗巨大,工序复杂,生产成本高,因此膜分离技术是本领域的主流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处理高回收分盐系统,通过设置多级纳滤,可以收集得到一价盐溶液和多价盐溶液,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设备简单,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废水处理高回收分盐系统,包括N级高压泵、N级纳滤单元、多价盐回收槽和一价盐回收槽,且N≥2。其中第一高压泵的进液端连接废水排放管,出液端连接一级纳滤单元的进液端,所述第N高压泵的进液端连接第N-1级纳滤单元的浓液出口,出液端连接第N级纳滤单元的进液端。第N级纳滤单元的浓液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多价盐回收槽,每一级纳滤单元的渗透液出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至一价盐回收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N=3,其中一级纳滤单元中纳滤膜的截流分子量为500-750,二级纳滤单元中纳滤膜的截流分子量为300-500,三级纳滤单元中纳滤膜的截流分子量为150-300。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提供一种废水处理高回收分盐系统,通过设置多级纳滤,可以收集得到一价盐溶液和多价盐溶液,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设备简单,处理效果稳定可靠,运行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第一高压泵;10、废水管;2、一级纳滤单元;20、第一纳滤膜;21、第一浓液出口;22、第一渗透液出口;3、第二高压泵;4、二级纳滤单元;40、第二纳滤膜;41、第二浓液出口;42、第二渗透液出口;5、第三高压泵;6、三级纳滤单元;60、第三纳滤膜;61、第三浓液出口;62、第三渗透液出口;7、一价盐回收槽;8、多价盐回收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废水处理高回收分盐系统,包括第一高压泵1、一级纳滤单元2、第二高压泵3、二级纳滤单元4、第三高压泵5、三级纳滤单元6、一价盐回收槽7和多价盐回收槽8。第一高压泵1的进液端连接废水排放管10,出液端连接一级纳滤单元2的进液端,一级纳滤单元2内部设有第一纳滤膜20,第一纳滤膜20的截流分子量为500-750。一级纳滤单元2设有第一浓液出口21和第一渗透液出口22,第二高压泵3的进液端连接第一浓液出口21,出液端与二级纳滤单元4的进液端连接,二级纳滤单元4内部设有第二纳滤膜40,第二纳滤膜40的截流分子量为300-500。二级纳滤单元4设有第二浓液出口41和第二渗透液出口42,第三高压泵5的进液端连接第二浓液出口41,出液端与三级纳滤单元6的进液端连接,三级纳滤单元6内部设有第三纳滤膜60,第三纳滤膜60的截流分子量为150-300。三级纳滤单元6设有第三浓液出口61和第三渗透液出口62,第三浓液出口61通过管道连接至多价盐回收槽8,第一渗透液出口22、第二渗透液出口42和第三渗透液出口62分别通过管道连接至一价盐回收槽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逸辰环保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逸辰环保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34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垃圾渗滤液处理膜柱
- 下一篇:一种厨下式反渗透净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