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防撞梁加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3331.7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4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绪海涛;汪伟;董钰舒;李晓晨;孙保卫;李志义;胡昌发;蒋智强;秦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9/2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永生 |
地址: | 334100 江西省上***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防撞梁 加强支架 后纵梁 加强结构 安装板 本实用新型 安装点 有效地 增设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防撞梁加强结构,包括后纵梁本体和设在后纵梁本体端部的后防撞梁安装板,还包括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设在后纵梁本体上,加强支架一端与后防撞梁安装板内侧相连。该后防撞梁加强结构设计合理,增设加强支架可以有效地加强后防撞梁安装板与后纵梁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了后防撞梁安装面的稳定性,从而加强后防撞梁安装点强度;并且结构简单,便于布置,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后防撞梁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后拖车钩使用过程中,如果拖车钩安装点强度不足,会导致拖车过程中防撞梁脱离现象,危及人身及车辆安全,因此,后防撞梁安装点强度对拖车钩使用影响显著。通过保证后防撞梁安装面稳定性来保证后防撞梁安装点强度至关重要。现有技术后防撞梁安装面结构强度相对较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后防撞梁安装面极易失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非常危险;以及在后碰过程中后纵梁Z向抗拉较弱,碰撞中后纵梁极易失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后防撞梁加强结构,以达到加强了后防撞梁安装面连接强度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后防撞梁加强结构,包括后纵梁本体和设在后纵梁本体端部的后防撞梁安装板,还包括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设在后纵梁本体上,加强支架的一端与后防撞梁安装板内侧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支架设在后纵梁本体的上方。
所述加强支架为一对,一对加强支架相对分别设在后纵梁本体上方和下方。
所述加强支架与后纵梁本体及后防撞梁安装板内侧均焊接相连。
所述加强支架包括支架槽体,支架槽体边缘设有连接翻边,连接翻边与后纵梁本体相连,支架槽体端面与后防撞梁安装板内侧相连。
所述支架槽体的端面与连接翻边面相垂直。
所述连接翻边为三个,支架槽体为斜槽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后防撞梁加强结构设计合理,增设加强支架可以有效地加强后防撞梁安装板与后纵梁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了后防撞梁安装面的稳定性,从而加强后防撞梁安装点强度;并且结构简单,便于布置,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强支架示意图。
图中:
1.后地板本体、2.后围板、3.后纵梁本体、4.后防撞梁安装板、5.加强支架、501.支架槽体、502.连接翻边Ⅰ、503.连接翻边Ⅱ、504.连接翻边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后防撞梁加强结构,包括后纵梁本体3、后地板本体1、后围板2、设在后纵梁本体端部的后防撞梁安装板4以及用于提高后纵梁本体和后防撞梁安装板之间连接强度的加强支架5。
后地板本体1与后纵梁本体3相连,后防撞梁安装板与后围板相连,加强支架设在后纵梁本体上,加强支架一端与后防撞梁安装板内侧相连。
增设加强支架5可以有效地加强后防撞梁安装板与后纵梁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了后防撞梁安装面的稳定性,从而加强后防撞梁安装点强度;并且结构简单,便于布置,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汉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33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材料轻量化电瓶托架
- 下一篇: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组件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