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萤幕保护屏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2946.8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9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84 | 分类号: | G06F21/84;G06F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曹廷廷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永和***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覆 光栅片 电子装置 保护屏 吸附件 观看区 吸附体 吸附 本实用新型 积层结构体 相邻设置 吸附区 包覆 断差 对边 覆盖 平整 穿过 视角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萤幕保护屏,所述萤幕保护屏是外表面平整无断差且至少包含第一外覆膜、由光栅片及第一吸附件所构成的机能层、以及第二外覆膜的积层结构体,用以吸附设置于一电子装置上的一吸附体以对应覆盖该电子装置的显示萤幕。所述光栅片用以定义一观看区,将可穿过的光线限制于一容许视角范围;所述第一吸附件用以定义一吸附区且与所述光栅片边对边相邻设置构成所述机能层;以及所述第一外覆膜及所述第二外覆膜前后包覆所述机能层,使所述机能层中的所述光栅片与第一吸附件位于所述第一外覆膜及第二外覆膜之间。所述萤幕保护屏以所述吸附件吸附设置于所述电子装置上的所述吸附体使光栅片定义的观看区对应覆盖所述电子装置的显示萤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屏,特别涉及一种吸附式萤幕保护屏。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网络的发达,移动装置(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型电脑等)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由于移动装置携带十分便利,因此,在办公场所、公共场所或大众交通工具等公众场合都能看到有人使用。
一般来说,市面上的移动装置的萤幕多不具有防止窃视功能,因此,在公众场合使用时,周遭的人很容易从旁窥视萤幕的显示内容,造成用户的隐私无法受到保护。基于上述问题,目前的作法大多是于移动装置的萤幕上另外黏贴一窃视防护片,以避免旁人轻易窥视。然而,以黏贴的方式固定窃视防护片,使用者在不需使用时需将其撕除,且撕除后容易留下残胶而造成了困扰与再次安装上的不便。即使在个人空间使用移动装置,暂时无须考虑隐私保护时,还是无法轻易卸下已固定的窃视防护片。倘若在安全环境中,窃视防护片仍然一直固定于萤幕上,会导致萤幕亮度变暗与画面锐利度降低,长时间的使用下降低了萤幕原本的清晰而高对比度的视觉感受,故窃视防护片仍有需要改良突破。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点,近年来已发展出将具有磁性的功能部件与窃视防护片复合而成的产品,如图15A所示,此类的窃视防护片是将功能部件B外加在防护片主体A任一面的侧边上,并在电子装置2的萤幕周围的相应位置设置吸附体3,因此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依照实际需求将窃视防护片固定于萤幕表面或是取下。
然而,由于电子装置硬件设计的薄型化趋势,电子装置如笔记型电脑阖上萤幕(位于上盖)时,萤幕侧内表面与键盘侧内表面所形成的空间十分局限。如果在窃视防护片的外表面设置装饰性或功能性的突出结构,将造成笔记型电脑的上盖无法顺利盖合,也阻碍盖合上盖原本的触发笔记型电脑的相关元件所执行的睡眠程序。再者,由于窃视防护片是利用改变不同视角的可见光穿透度而达到防范窃视的效果,而当将窃视防护片固定于萤幕表面时,突出于防护片主体A的功能部件B可能会使得所述防护片主体A朝向未装设功能部件的另一侧倾斜,而无法与萤幕表面平行设置,如图15B所示,反而会影响使用者观看萤幕时的清晰可见度。
因为窃视防护片产生视角限制效果的关键材料、关键技术和量产技术,在过去近20年来是掌握在数家材料大厂手里,使得窃视防护片对电子装置萤幕的附着技术发展,只能局限在窃视防护片的外表面附加黏贴凸出结构。是以,各界莫不亟待能够开发出一种除了能够达到容易快速拆装的效果以外,还能够达到萤幕保护屏整体薄型化的功效的新颖萤幕保护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发明人等潜心研究及寻找用于解决传统技术的上述问题点的各种可能方案,进而开发出一种能够将功能部件(例如具铁磁性质的吸附件)和/或装饰性部件(如颜料/漆料层或图案薄膜)与窃视防护片内部的光栅片整合在同一层的新颖技术,以便达到萤幕保护屏整体薄型化的功效,并且解决了将功能部件与光栅片两个不同材质的平面部件整合在同一层时如何不会在交界处倾斜或弯折的技术问题。进而,当萤幕保护屏使用在吸附笔记型电脑的萤幕时,也能让上盖顺利盖合、使笔记型电脑顺利触发睡眠程序。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萤幕保护屏能够达到容易快速拆装的效果,并以无需增加外部突出结构的方案,达到在萤幕保护屏上配置功能部件与装饰性部件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正有限公司,未经群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29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