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肠给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2914.8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1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野;杨新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强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H21/00 |
代理公司: | 23208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管体 外管体 定位板 弹簧 槽体 本实用新型 定位装置 变径部 给药 医疗器械技术 直肠给药器 过盈配合 患者体验 外侧壁槽 协同药物 圆滑变径 导流管 导流孔 开口处 括约肌 连接杆 内混合 双通道 外侧壁 肠道 管体 外壁 按摩 配合 松弛 伸出 增设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肠给药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由外管体和内管体构成,内管体套于外管体的内部,内管体与外管体通过连接杆相固定,内管体的头部设有导流管,内管体尾部伸出外管体,外管体的头部设有导流孔,变径部的外侧壁设有定位装置,所述的定位装置是由弹簧、配合块和定位板构成,变径部的外侧壁槽体,槽体的内部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槽体的内部、另一端固定了配合块,槽体的开口处过盈配合了定位板。本实用新型双通道给药,可以使两种协同药物在肠道内混合,避免药物接触空气;其外管体为圆滑变径设计,在插入的过程中能够按摩并松弛括约肌,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体验;同时在外壁增设定位板,进而达到定位给药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肠给药器。
背景技术:
直肠给药是通过肛门将药物送入肠管,使药物通过直肠黏膜进行吸收。但是一些药物在空气中容易氧化,或者需要多次分段给药,以达到最佳的吸收效果。在这种情况下,现有的给药器会分别进行多次的肛门给药,患者的体验效果差,同时由于给药的深度不同,现有给药器也很难定位与预计的深度,进而影响吸收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直肠给药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肠给药器,是由外管体和内管体构成,所述的内管体套于外管体的内部,内管体的内侧形成内腔、内管体的外侧与外管体的内侧形成外腔,内管体的外壁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末端固定于外管体的内壁,内管体的头部设有导流管,导流管使内腔与外管体的外侧相连通,内管体的尾部伸出外管体,外管体由头部和变径部首尾相接构成,外管体的头部为椭圆形,外管体的头部设有导流孔,外管体的变径部的尾部设有进液口,变径部的外侧壁设有定位装置,所述的定位装置是由弹簧、配合块和定位板构成,变径部的外侧壁槽体,槽体的内部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槽体的内部、另一端固定了配合块,槽体的开口处过盈配合了定位板,所述的变径部的外径的最小外径为10mm、最大外径为3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变径部的外侧壁上、位置相对的设有一组以上的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肠给药器,双通道给药,可以使两种协同药物在肠道内混合,避免药物接触空气;其外管体为圆滑变径设计,在插入的过程中能够按摩并松弛括约肌,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体验;同时在外壁增设定位板,进而达到定位给药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管体1;内管体2;连接杆3;内腔4;外腔5;导流管6;导流孔7;槽体8;弹簧9;定位板10;配合块11;头部12;变径部13;进液口1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肠给药器,是由外管体1和内管体2构成,所述的内管体2套于外管体1的内部,内管体2的内侧形成内腔4、内管体2的外侧与外管体1的内侧形成外腔5,双腔结构分别用于不同的药物或者协同药物的输送;内管体2的外壁设有连接杆3,连接杆3的末端固定于外管体1的内壁,这样利用连接杆3将内管体2和外管体1连接成一体;内管体2的头部设有导流管6,导流管6使内腔4与外管体1的外侧相连通,内管体2的尾部伸出外管体1,在内管体2的末端可以进行给药操作,液体药物由导流管6流入患者直肠;外管体1由头部12和变径部13首尾相接构成,外管体1的头部12为椭圆形,外管体1的头部12设有导流孔7,外管体1的变径部13的尾部设有进液口14,当进行另一种药物的给药操作时,可由进液口14进行给药,药物经外腔5,由导流孔7流出;这样两种不同的药物可根据给药深度的不同,分开给药,亦可避免一些不能预混的药物在体内进行隔氧混合,减少了与空气接触的可能;所述变径部13的外侧壁上、位置相对的设有一组以上的定位装置,可以在不同的深度位置设置定位装置,且由位置相对的两个定位装置为一组,方便定位使用;所述的定位装置是由弹簧9、配合块11和定位板10构成(如图2),变径部13的外侧壁槽体8,槽体8的内部设有弹簧9,弹簧9的一端固定于槽体8的内部、另一端固定了配合块11,槽体8的开口处过盈配合了定位板10,配合块11可以为硅胶材质,初始状态下,配合块11与外管体1的外壁相配合、且表面圆滑统一,所述的变径部13的外径的最小外径为10mm、最大外径为30mm、且外径有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圆滑渐变,形成波浪形,这样在插入直肠的过程中能够按摩并松弛括约肌,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体验。当需要变换给药深度时,只需拔下定位板10,插入合适位置的槽体8内,即可将给药器固定于不同深度,继续给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强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强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29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