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漏电保护的三相不平衡治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2249.2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6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瑞;陈作铭;王岸新;范运鹏;秦毅基;谢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北海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3/26 | 分类号: | H02J3/26;H02H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地址: | 536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线接线柱 低压复合开关 三相不平衡 换向开关 控制模块 漏电保护 治理装置 短路器 处理器 电流采集模块 零序电流采集 零序电流检测 载波通讯模块 本实用新型 采集模块 负荷支路 漏电故障 序电流 断开 采集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漏电保护的三相不平衡治理装置,包括有A相进线接线柱、B相进线接线柱、C相进线接线柱、三个低压复合开关单元和处理器,每个所述低压复合开关单元对应一条负荷支路,并且每个低压复合开关单元分别连接在A相进线接线柱、B相进线接线柱、C相进线接线柱上,所述处理器分别于三个低压复合开关单元相连接;还包括有电流采集模块、零序电流采集模块、控制模块、载波通讯模块和短路器换向开关;通过设置有零序电流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电流进行零序电流检测,当检测到发生漏电故障时,则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短路器换向开关进行断开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相不平衡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漏电保护功能的三相不平衡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农村地域广阔、电力用户众多且较分散,存在大量的时空分布不平衡的单相负荷,导致多数配电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现有的三相不平衡治理装置虽然也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并不具备漏电保护功能,因此,解决这一类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漏电保护的三相不平衡治理装置,通过设置有零序电流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电流进行零序电流检测,当检测到发生漏电故障时,则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短路器换向开关进行断开保护。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漏电保护的三相不平衡治理装置,包括有A相进线接线柱、B相进线接线柱、C相进线接线柱、三个低压复合开关单元和处理器,每个所述低压复合开关单元对应一条负荷支路,并且每个低压复合开关单元分别连接在A相进线接线柱、B相进线接线柱、C相进线接线柱上,所述处理器分别于三个低压复合开关单元相连接;还包括有电流采集模块、零序电流采集模块、控制模块、载波通讯模块和短路器换向开关,由所述电流采集模块和零序电流采集模块来采集配电变压器的电流数据,并将电流数据通过载波通讯模块传输到处理器中进行分析,并且对零序电流采集模块采集到的电流进行零序电流检测,当检测到发生漏电故障时,则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短路器换向开关进行断开保护,所述短路器换向开关与低压复合开关单元相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低压复合开关单元由电力电子开关和磁保持继电器组成。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处理器上连接有储存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处理器上外接有显示器,用户通过显示器来实时了解该装置的状态。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流采集模块和零序电流采集模块通过A/D转换器与处理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路控制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信号和电力电子开关的触发脉冲信号可独立对每相的低压复合开关单元进行控制,使该负荷支路能在A、B、C三相之间自由投切转换,并且通过设置有零序电流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电流进行零序电流检测,当检测到发生漏电故障时,则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短路器换向开关进行断开保护,使得在低压配变台区,治理三相不平衡的同时,进行零序电流检测,当发生漏电故障开关会断开起到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具有漏电保护功能,适用于农村地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架图。
图2是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其中:1-A相进线接线柱,2-B相进线接线柱,3-C相进线接线柱,4-低压复合开关单元,5-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北海供电局,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北海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22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