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V2X技术的宽频段通信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1942.8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3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周春龙;刘平;张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旦迪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48;H01Q1/50;H01Q5/20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8 | 代理人: | 刘艳芝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带线 天线 对称 辅助调节 通信天线 无线通信 宽频段 频段 本实用新型 基础设施 技术融合 天线馈点 信息交互 车联网 点连接 同轴线 基站 开槽 应用 网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V2X技术的宽频段通信天线,包括PCB基板和设置在PCB基板上的天线微带线,所述天线微带线包括微带线本体、两个对称阵子和一个辅助调节点,其中,微带线本体包括对称的主体部分和中间部分,主体部分与中间部分通过辅助调节点连接,对称阵子分布在微带线本体的两侧,对称阵子和微带线本体之间具有等间距的开槽同轴线;微带线的主体部分和中间部分分别设置天线馈点。本方案的天线实现了585MHz~5925MHz频段内的无线通信。该天线将585MHz~5925MHz频段内无线通信与V2X技术融合应用于车联网,实现车与车、车与基站、车与网络、车与基础设施、车与人之间信息交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天线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V2X技术的宽频段通信天线。
背景技术
所谓V2X,与流行的B2B、B2C如出一辙,意为vehicle to everything,即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
V2X(Vehicle to Everything)是借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将车与一切事物相连接,从而实现车辆与车辆(Vehicle to Vehicle)、车辆与路侧基础设施(Vehicle toInfrastructure)、车辆与行人等弱势交通参与者(Vehicle to Pedestrian)、车辆与云服务平台(Vehicle to Network)的全方位连接和信息交互。
V2X车联网将“人、车、路、云”等交通参与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不仅可以支撑车辆获得比单车感知更多的信息,促进自动驾驶技术创新和应用;还有利于构建一个智慧的交通体系,促进汽车和交通服务的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对提高交通效率、节省资源、减少污染、降低事故发生率、改善交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LTE-V2X是指基于LTE移动通信技术演进形成的V2X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蜂窝通信(Uu)和直接通信(PC5)两种工作模式。其中,蜂窝通信模式借助已有的LTE蜂窝网络,支持高带宽、广覆盖、长距离的通信连接,满足道路事故/施工提醒、信号灯提醒、车速引导、动态地图等信息服务、交通效率类车联网应用需求;直接通信模式既可以在网络覆盖内工作又可以在网络覆盖外工作,使用5.9GHz附近的ITS专用频谱进行终端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实现车辆与周边车辆、路侧基础设施、行人等节点的低时延、高可靠的通信,重点满足前向碰撞预警、十字路口防碰撞预警、紧急车辆预警等行车安全类车联网应用需求。
V2X技术可应用于如下场景:
前方碰撞警告、特殊车辆让行提示、十字路口让行提示、车道变更警告/盲区警告、道路工程警告、闯红灯预警、工作区减速预警、安全信息提示、前车刹车提示。
近年来,随着政府、行业和群众需求的不断推动,智能化、信息化的时代正在稳向上发展,而在公民安全出行方面,以安全性和智能化为发展核心的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正逐渐兴起,交通运输领域新技术不断涌现,全自动驾驶的汽车时代正在向我们稳步走来。
近年来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将主要集中在智能公路交通系统领域,也就是俗称的车联网。智能交通可以利用新一代的通信网络和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现有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率,降低能量损耗,增加运输的安全和便捷程度。目前,V2X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的主流。V2X技术借助车-车,车与路测基础设施、车与路人之间的无线通信,实时感知车辆周边状况进行及时预警,该技术成为当前世界各国解决道路安全问题的一个研究热点。
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动无线通信技术与车联网融合发展。足以见得,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广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V2X技术的宽频段通信天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联网宽频段无线通信通信与V2X技术融合的覆盖频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旦迪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旦迪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19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甚高频RFID标签天线
- 下一篇:一种基于868MHZ天线的专用保护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