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止鼾功能的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0887.0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5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慧茹;董晶;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56 | 分类号: | A61F5/56;A61B5/00;A61B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功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止鼾功能的床具,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夜间打鼾。一种具有止鼾功能的床具,包括:枕部,分为第一侧枕部和第二侧枕部,分别内设有第一侧枕部气囊和第二侧枕部气囊;垫部,分为第一侧垫部和第二侧垫部,分别内设有第一侧垫部气囊和第二侧垫部气囊;第一侧充气管分别连接至第一侧枕部气囊和第一侧垫部气囊,第二侧充气管分别连接至第二侧枕部气囊和第二侧垫部气囊;第一侧抽气管分别连接至第一侧枕部气囊和第一侧垫部气囊,第二侧抽气管分别连接至第二侧枕部气囊和第二侧垫部气囊;以及监测设备,其控制中心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控制与其电路连接的充气泵或抽气泵启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止鼾功能的床具,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针对单纯鼾症患者及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由体位治疗枕和床垫组合而成的具有止鼾功能的床具,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单纯鼾症患者及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在睡眠时如果采用仰卧位,容易导致舌根后坠、软腭塌陷等,从而引发上气道阻塞和打鼾。现有的具有止鼾功能的床具产品,主要是治疗枕产品,通过调整患者的头位变动来改善舌根后坠、软腭塌陷等状况,从而缓解打鼾状况。然而,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各类止鼾枕,仍有不足之处:
一、鼾声感应器内置于枕头内,导致床伴的鼾声或居家环境噪声均可诱发头位变动,无效的头位变动不仅无治疗效果,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睡眠质量;
二、止鼾枕的气囊位于枕部,仅能改变患者头位从仰面到侧面,对于患者体位从仰卧位到侧卧位的改变作用有限,因此对于体位相关性的打鼾患者疗效欠佳。仅能通过头位改变促进体位改变。
三、对于颈椎病患者或老人颈部僵硬情况下,止鼾枕无法做到头位改变及相应的体位改变,而无法实现体位治疗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止鼾功能的床具,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夜间打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止鼾功能的床具,包括:枕部、垫部、充气泵、抽气泵以及监测设备。
所述枕部以床具的中线为准线分为第一侧枕部和第二侧枕部,所述第一侧枕部内设有第一侧枕部气囊,所述第二侧枕部内设有第二侧枕部气囊。所述垫部以床具的中线为准线分为第一侧垫部和第二侧垫部,所述第一侧垫部内设有第一侧垫部气囊,所述第二侧垫部内设有第二侧垫部气囊,第一侧枕部和第一侧垫部为位于同侧的结构,第二侧枕部和第二侧垫部为位于同侧的结构。
所述充气泵设有第一侧充气管和第二侧充气管,所述第一侧充气管分别连接至第一侧枕部气囊和第一侧垫部气囊,所述第二侧充气管分别连接至第二侧枕部气囊和第二侧垫部气囊;所述抽气泵设有第一侧抽气管和第二侧抽气管,所述第一侧抽气管分别连接至第一侧枕部气囊和第一侧垫部气囊,所述第二侧抽气管分别连接至第二侧枕部气囊和第二侧垫部气囊。
所述监测设备设有用于感应患者鼾声的鼾声感应器,所述充气泵和抽气泵分别通过电路连接至所述监测设备的控制中心,当鼾声感应器感应到一定阈值的鼾声强度(该鼾声强度的阈值由用户在控制中心预先设置好)时,所述控制中心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控制充气泵或抽气泵启动。所述监测设备和监测设备中各数据的设定以及控制程序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进行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未经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08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