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熔盐储热和导热油传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0145.8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8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樊守峰;豆海强;崔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0/00 | 分类号: | F28D20/00;F28F2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熔盐 储热 加热 导热油 传热系统 电网低谷 换热器组 储热罐 本实用新型 导热油循环 电能启动 电热转换 加热系统 加热装置 升温过程 缩短系统 运行效率 热电解 主管路 换热 转换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熔盐储热和导热油传热系统,包括熔盐储热罐、导热油循环主管路、换热器组和加热系统;其中熔盐储热罐灌装有储热熔盐,通过电网低谷电能启动加热装置对储热熔盐和导热油进行加热,同时加热后的导热油与储热熔盐换热,进一步加快储热熔盐升温过程,直至储热熔盐到达设定温度,缩短系统的启动时间,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储热完成后通过换热器组对外供介质进行加热。该系统通过利用电网低谷电能对储热熔盐进行加热,完成电热转换,再通过转换的热能对外供介质进行加热,实现热电解耦,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熔盐储热和导热油传热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方面我国的新能源电站(主要包括:光伏、风力发电站及太阳能光热电站)发展迅速,装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特别是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作为典型的间歇性电源,其发电出力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的特点,由于其供电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将对电力系统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我国近期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电力过剩情况较为突出,热电联产机组供热需求增加迅速和供电负荷增加缓慢或负增加的矛盾凸显。以上这两种情况造成电网调峰困难,弃风、弃光严重,热电机组在冬季采暖期难以实现热电解耦,电网稳定问题凸显。
为了满足电网调峰需求,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急需研究一种新的储能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熔盐储热和导热油传热系统,能够既将光伏和风力发电的间歇性电能储存起来,根据冬季采暖期电网的调峰要求,消纳北方热电联产机组的部分电能,在满足电网调峰要求的前提下,满足居民采暖及工业用汽需求,从而实现热电解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熔盐储热和导热油传热系统,包括熔盐储热罐、导热油循环主管路、换热器组和加热系统;
其中,熔盐储热罐包括灌装有储热熔盐的罐体,储热熔盐中预埋有导热油换热管组,导热油换热管组的入口和出口穿过罐体分别与导热油循环主管路的出口和入口连接,导热油循环主管路上设置有导热油循环泵组,加热系统分别与罐体和导热油循环主管路连接,用于对导热油和储热熔盐加热;
换热器组的热侧串联在导热油循环主管路上,换热器组的热侧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置有换热器组入口电动阀和换热器组出口电动阀,在换热器组入口电动阀的入口端和换热器组出口电动阀的出口端还并联有换热器组旁路管道,换热器组旁路管道上设置有旁路电动阀。
优选的,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内置加热器和外置加热系统,内置加热器和外置加系统分别与电力系统连接;
所述内置加热器设置在罐体中用于对储热熔盐加热,外置加热系统设置在导热油循环主管路上,用于对导热油进行加热。
优选的,所述外置加热系统包括第二主路电动阀和外置加热器;第二主路电动阀设置在导热油循环主管路的入口端,外置加热器通过管路并联在第二主路电动阀的两端,外置加热器的入口和出口还分别设置有电动阀。
优选的,所述导热油循环主管路上还设置有流量调节系统;
所述流量调节系统包括第一主路电动阀和电动调节阀,第一主路电动阀设置在导热油循环主管路的入口端,电动调节阀通过管路并联在第一主路电动阀的两端,电动调节阀的入口和出口还分别设置有电动阀。
优选的,所述导热油循环泵组包括第一导热油循环泵和第二导热油循环泵;
所述第一导热油循环泵串联在导热油循环主管路上,第二导热油循环泵通过管路并联在第一导热油循环泵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导热油换热管组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多个换热盘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01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式热管
- 下一篇:一种相变蓄热材料的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