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山体滑坡的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7473.2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3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海燕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11427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10002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板 卡板 山体 本实用新型 表面固定 防护装置 山体滑坡 固定板 插接 旋转固定杆 缓冲机构 固定块 连接板 支撑杆 插板 插槽 底端 埋入 斜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山体滑坡防护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止山体滑坡的防护装置,包括山体和地面,所述山体的斜坡处插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卡板设置在山体的内部,所述防护板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所述防护板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防护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将防护板插入山体的内部,并使第一卡板埋在山体的内部,而后通过旋转固定杆并将第二卡板埋入山体的内部,随后通过支撑杆带动插板插接在固定块表面的插槽内,从而达到对防护板的固定,通过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的作用,使防护板在受到冲击时,能够起到阻力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山体滑坡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山体滑坡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是常见地质灾害之一。
由于人口数量较大,有部分人住在山坡上,由于山体滑坡会对住宅及居民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需要一种防止山体滑坡的防护装置来对山体滑坡进行防护。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山体滑坡的防护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防止山体滑坡的防护装置,包括山体和地面,所述山体的斜坡处插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卡板设置在山体的内部,所述防护板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所述防护板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防护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板,所述地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板插接在插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缓冲箱和第二缓冲箱,所述第一缓冲箱和第二缓冲箱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槽板,所述滑槽板的内部设置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滑板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缓冲箱的内壁和第二缓冲箱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套接在第一缓冲箱和第二缓冲箱的内部,所述第二缓冲箱远离第一缓冲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板。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两个卡环,两个所述卡环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且所述复位弹簧套接在伸缩杆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滑槽板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设置在滑槽的内部,且所述滑块在滑槽板的内部滑动。
优选的,所述山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卡板,所述第二卡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远离第二卡板的一端通过转轴铰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连接座的一端通过转轴与防护板铰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板的形状为弧形,且所述第二卡板的形状为锚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山体滑坡的防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防止山体滑坡的防护装置,通过设置山体、地面、防护板、第一卡板、固定板、连接板、支撑杆、插板、固定块、插槽、第二卡板、连接座和固定杆,将防护板插入山体的内部,并使第一卡板埋在山体的内部,而后通过旋转固定杆并将第二卡板埋入山体的内部,随后通过支撑杆带动插板插接在固定块表面的插槽内,从而达到对防护板的固定,通过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的作用,使防护板在受到冲击时,能够起到阻力的作用,从而避免防护板被山体滑坡冲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海燕,未经吴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74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