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透水道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147202.7 | 申请日: | 2019-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2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宸珲;龙树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中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E01C11/22;E03F3/02;E03F5/10 |
| 代理公司: | 11508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洪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上基层 透水孔 储水区 上表层 下表层 下基层 连通 本实用新型 道路结构 导向槽 固定部 汇流槽 路牙石 排水管 顶部设置 排水能力 依次设置 左右两侧 垫层 透水 排水 生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透水道路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路面上表层、路面下表层、路面上基层、路面下基层、垫层和设置在路面上表层顶端左右两侧的路牙石,还包括设置在路面上基层和路面下基层之间的储水区;所述路面上表层设置有若干个等间距的第一透水孔,所述路牙石底部设置有第二透水孔;所述路面下表层内设置有与第一透水孔和第二透水孔连通的导向槽,所述路面上基层上设置有与导向槽连通的汇流槽;所述汇流槽连通储水区;所述储水区的顶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路面下表层与路面上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路面上基层与路面下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道路结构具有排水能力较强且排水更全面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铺筑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生态透水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透水道路是一种的环保型、生态型的道路。能够使雨水迅速渗入地表,有效地补充地下水。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生态系统。
现有的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一般包括在路面表层、路面基层、路牙石和垫层,通过在基层中设置隔水层,隔水层中设置有透水孔隙,通过透水孔隙进行水量的储存。可在地下形成一个地下河或地下湖,即可补充地下水,又可避免城市内涝的发生。但是通过透水孔隙的储存,只能应对降水量较少的雨天,当降水量较多时,透水孔隙容易因储存水量过多而无法再吸收雨水,导致路面有大量的积水,影响了路面环境,从而不便于人们生活。另外在路牙石与路面之间形成的凹槽特比路面更加容易积水,经常出现水量吸收不够全面,导致路牙石处积水较多。
因此,目前亟需研发一种排水能力较强的透水道路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水能力较强的透水道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生态透水道路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路面上表层、路面下表层、路面上基层、路面下基层、垫层和设置在路面上表层顶端左右两侧的路牙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路面上基层和路面下基层之间的储水区;所述路面上表层设置有若干个等间距的第一透水孔,所述路牙石底部设置有朝向路面上表层的第二透水孔;所述路面下表层内设置有与第一透水孔和第二透水孔连通的导向槽,所述路面上基层上设置有与导向槽连通的汇流槽;所述汇流槽连通储水区;所述储水区的顶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路面下表层与路面上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路面上基层与路面下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水时,大部分水流通过若干个第一透水孔进入第一路表面层,小部分水流沉积在路牙石与路面之间形成的凹槽处,通过第二透水孔流入。由第一透水孔流入的水流和第二透水孔流入的水流通过导向槽汇集到汇流槽内,进而通过汇流槽流至储水区内。解决了路牙石处不易排水的难题,使得路面排水更为全面,避免路牙石处积水较多影响了路面使用。当降水量较多时,储水区内的水较多,使得水位上升,直至水位达到排水管的管口处,水流就会由排水管排出道路外。第一固定部有效地加强了二路面表层和路面上基层之间的稳固性,避免由于导流槽的设置影响了两者之间的稳固性。第二固定部有效地增强路面上基层与路面下基层之间的连接固定性,避免由于储水区的设置破坏了两者之间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水区的底部设置有取水管,所述取水管的出口端设置有取水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急切需要用水时,通过打开取水阀门把储水区的水抽取出来进行取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取水管内设置有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由储水区取出的水的质量,有效地防止储水区的雨水不利于取用,通过过滤网对储水区的水的质量进行优化,使得储水区的水取出即可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设置在路面下表层底部的圆柱状凸起和设置在路面上基层顶部与圆柱状凸起配合的第一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中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中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72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农村公路碾压混凝土路面结构
- 下一篇:一种稳定型三层高架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