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化沉淀出水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7184.2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1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毛淦民;朱钟霞;袁飞;康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绿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1/121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水 沉淀单元 处理装置 生化沉淀 絮凝单元 泥斗 固体悬浮物去除 本实用新型 二沉池出水 污泥回流管 斜管沉淀区 处理效率 导流装置 混凝单元 生化出水 生化处理 脱水处理 污泥沉降 效果稳定 依次连接 装置结构 沉降 二沉池 悬浮物 混凝 絮凝 紧凑 沉淀 超标 浓缩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化沉淀出水的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混凝单元、絮凝单元和沉淀单元,所述沉淀单元的中部设有沉降导流装置,底部设有泥斗,上部设有斜管沉淀区,所述泥斗通过污泥回流管与絮凝单元相连。所述装置用于生化处理后二沉池的出水,通过将生化出水依次进行混凝、絮凝、沉淀,主要解决二沉池出水悬浮物超标的问题,具有处理效率高、实用性强、处理效果稳定的特点,固体悬浮物去除率达到85%左右,污泥沉降的同时完成浓缩,可直接脱水处理;所述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深度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化沉淀出水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化处理是大多数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的核心,是利用微生物来氧化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某些有毒无机物,并将其转化为稳定无害的无机物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在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当前,废水生化处理之后通常采用二沉池进行沉淀处理,为泥水分离提供了很好的场所,在一段时间很好的满足了环境保护的要求,但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严格,单纯依靠二沉池很难满足当前环保要求,特别是对化工类废水,本身生化处理稳定性不高,导致二沉池出水波动性强,造成出水悬浮物超标。
为解决这一问题,行业技术人员深入研究,采用多种组合工艺,如在生化处理后增加膜生物反应器(MBR),经过MBR膜出水水质明显优于二沉池出水,但MBR膜存在膜堵塞严重、投资及维护成本高的缺点,导致其适用范围受到限制;在二沉池后增加石英砂过滤器,而石英砂过滤需要动力,要增加缓冲水池和泵,导致运行费用增加,同时,石英砂过滤需要大量水反洗,增加污水处理负荷,石英砂过滤器中容易滋生苔藓等,导致石英砂过滤器效果不佳,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上述工艺各有其优、缺点,难以全面解决出水悬浮物问题。
CN 104341034A公开了一种含氟废水高效沉淀与泥水分离一体化装置及其处理方法,该装置包括加药反应区、沉淀区、集水区、集泥区和泥水分离区,主要针对含氟废水沉淀颗粒小、污泥不密实、回收氟资源的问题,没有将高效沉淀应用到二沉池出水,无法有效解决二沉池出水悬浮物浓度过高的问题。CN106348414A公开了一种污水厂尾水强化絮凝和斜板沉淀耦合处理系统及工艺方法,该系统包括在线监测控制系统、计量投药系统、混合絮凝沉淀耦合系统,主要用于二沉池泥水分离与降浊,适用于二沉池中大量污泥的分离与回流,无法应用于二沉池出水中污泥及悬浮物大量减少后的精细处理。
综上所述,针对生化沉淀出水中悬浮物浓度不达标、波动性较强的问题,还需研究新的高效沉淀装置,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化沉淀出水的处理装置,所述装置用于生化处理后二沉池的出水,通过将生化出水依次进行混凝、絮凝、沉淀,主要解决二沉池出水悬浮物超标的问题,具有处理效率高、实用性强、处理效果稳定的特点;所述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成本较低。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化沉淀出水的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混凝单元、絮凝单元和沉淀单元,所述沉淀单元的中部设有沉降导流装置,底部设有泥斗,上部设有斜管沉淀区,所述泥斗通过污泥回流管与絮凝单元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为解决二沉池出水中悬浮物浓度偏高的问题,再次对悬浮物进行处理,经过混凝和絮凝,将生成的沉淀采用专用的沉降导流装置,使絮凝固体和污泥能够与水相高效分离,污泥回流可增加絮凝过程所形成固体的密度和沉降性能,有助于泥水分离,高效去除悬浮物,同时降低悬浮物携带的有机物、氨氮和总磷的含量。
以下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可以更好地达到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和有益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凝单元通过进水管与二沉池出口相连,通过过水管与絮凝单元的进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绿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绿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71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净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综合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