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7148.6 | 申请日: | 201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9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陆旻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A01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20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坡 表面固定 坡体 加强杆 支撑柱 泄洪 防护基座 生态护坡 防护 导流管 防护网 岸体 底端 顶面 内壁 水利工程 本实用新型 种植框 分级 轴承 侧面 分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岸体,所述岸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护坡,所述第一护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种植框,所述第一护坡的内壁与防护基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基座的顶端与防护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支撑柱的侧面与防护网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支撑柱的顶端通过轴承与加强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的底端与分级平台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坡体的内壁与第一泄洪管的表面固定连接。该水利工程生态护坡,通过设置坡体、第一护坡、防护网、加强杆、第一泄洪管、第一导流管、第二护坡、第二泄洪管和第二导流管,达到了在洪涝时及时分流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背景技术
护坡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桥址所在河段,河岸的凹岸逐年迎受水流冲刷,会使河岸不断地坍塌。为保护桥梁和路堤安全,须在凹岸修筑防护建筑物。此外,因设桥引起河水流向变化,冲刷河岸而危及农田和村镇时,也须在河岸修建防护建筑物。护岸的形式有直接防护和间接防护,而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
现有大多数生态护坡仅仅是通过混凝土修筑后种植一定的植被或铺设一定的草皮从而达到了防护的作用,但是普通的生态护坡完全不具备防涝的效果,面对洪涝时还得通过人工手段泄洪,且泄洪效果极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岸体,所述岸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护坡,所述第一护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种植框,所述第一护坡的内壁与防护基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基座的顶端与防护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支撑柱的侧面与防护网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支撑柱的顶端通过轴承与加强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的底端与分级平台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坡体的内壁与第一泄洪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泄洪管的表面与第一导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分级平台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护坡,所述第二护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种植框,所述坡体的内壁与第二泄洪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泄洪管的表面与第二导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坡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顶部平台。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流管的一端贯穿第一泄洪管,并延伸至第一泄洪管的内部,且第一导流管的另一端贯穿第一护坡的内壁,并延伸至第一护坡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流管的一端贯穿第二泄洪管,并延伸至第二泄洪管的内部,且第二导流管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护坡的内壁,并延伸至第二护坡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防护基座贯穿第一护坡的内壁,并延伸至第一护坡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种植框的面积小于第二种植框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防护网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一导流管贯穿第一护坡后的出口高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泄洪管和第二泄洪管内部均设置有水力发电机。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水利工程生态护坡,通过设置坡体、第一护坡、第一种植框、防护网、加强杆、第一泄洪管、第一导流管、第二护坡、第二泄洪管和第二导流管,当水位处于第一导流管管口之下时,水位处于安全状态正常排放,当水位到达第一导流管管口和第二导流管管口之间时,处于隐患水位,此时第一导流管和第一泄洪管开始分流,当水位到达第二导流管管口之上时,处于危险水位,第二导流管和第二泄洪管也参与分流使水位不会超出顶部平台,达到了在洪涝时及时分流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71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结构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护植护坡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