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监测的垃圾存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6852.X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30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潘佳乐;贯小林;郭锐;唐磊;王培源;白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 |
代理公司: | 温州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79 | 代理人: | 詹晓东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监测 垃圾 存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监测的垃圾存放装置,包括桶体、与桶体相配合的桶盖,还包括监控单元,所述监控单元包括控制模块、红外感应模块、控制桶盖打开或关闭的执行模块、用于检测桶体内垃圾重量的称重感应模块、与称重感应模块电性连接的WiFi模块、以及用于接收桶体内信息的无线终端模块,所述称重感应模块感应检测桶体内总重量值达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WiFi模块发送触发信号,所述WiFi模块在接受到触发信号时,向无线终端模块发送预警消息,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红外感应模块、执行模块、称重感应模块以及WiFi模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智能检测垃圾桶体内垃圾盛放情况、方便使用者及时处理垃圾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监测的垃圾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保持环境的整洁和秩序,人类将丢弃物放在固定的场所或容器中。因此,便利生活环境人们开始使用了垃圾桶。随着时代不断地向前推进,人们的审美也随之提高,同类繁多的垃圾桶也出现在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使用者不在单单看重垃圾桶的实用性,更多的注重了它的美观及其他性能。由于智能化走进人们的生活,目前智能化垃圾桶也慢慢的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家庭、办公场所、公共场所常放置有用于盛放各种垃圾的垃圾桶。垃圾桶体内的垃圾盛满之后,需要倾倒。目前通常是人为定期的检查垃圾桶是否满了,在垃圾桶满了的情况下,倾倒垃圾桶体内的垃圾。现有的垃圾桶虽然能够实现基本的盛放垃圾的功能,但均是由人工进行管理,例如人工检查垃圾是否满载,管理的效率非常低下。放置在一些公共场所的垃圾桶, 由于清洁人员预先并不知道垃圾桶是否满箱,也即对垃圾桶的垃圾量状态并不知情,通常会出现清洁人员前去清理时,垃圾桶还未达到满箱,垃圾量较少,导致清洁人员浪费时间; 也会出现垃圾桶早已满箱,但清洁人员却迟迟未去清理,致使垃圾桶周边卫生较差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备智能检测垃圾桶体内垃圾盛放情况、在装满时发出告示阻止前来投放者继续向其投放、智能控制桶盖是否允许打开、网络同步手机通知垃圾存放情况方便及时处理垃圾的垃圾存放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监测的垃圾存放装置,包括桶体、与桶体相配合的桶盖,还包括监控单元,所述监控单元包括控制模块、红外感应模块、控制桶盖打开或关闭的执行模块、用于检测桶体内垃圾重量的称重感应模块、与称重感应模块电性连接的WiFi模块、以及用于接收桶体内信息的无线终端模块,所述称重感应模块感应检测桶体内总重量值达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WiFi模块发送触发信号,所述WiFi模块在接受到触发信号时,向无线终端模块发送预警消息,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红外感应模块、执行模块、称重感应模块以及WiFi模块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外感应模块用于检测是否有人要扔垃圾,当红外感应模块检测到有人要扔垃圾,红外感应模块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控制模块给称重感应模块下达指令,称重感应模块用于检测桶体内垃圾重量,若称重感应模块检测到桶体内的重量没有超过一定值,控制模块给执行模块发送指令,执行模块控制桶盖打开;如果称重感应模块检测到桶体内的重量超过一定值,称重感应模块向控制模块发生信号,控制模块再给执行模块发送指令,执行模块控制桶盖关闭;本实用新型的无线终端模块可以是手机,如果称重感应模块检测到桶体内的重量超过一定值,称重感应模块向控制模块发生信号,控制模块通过WiFi模块向无线终端模块发送信号,使用者通过手机APP随时随地查询相对应垃圾桶体内垃圾的垃圾量和垃圾堆放的情况。这样设置,方便使用者能及时处理垃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控制模块采用STC89C52单片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STC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模块,STC89S52单片机相较CPLD和MSP430F149,STC89S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微控制器,具有8K 在系统可编程 Flash 存储器。该STC89C52单片机具有功耗低、接口丰富,成本低廉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未经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68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称重装置
- 下一篇:塑料切片洗涤废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