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的门窗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6368.7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9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韦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5F15/76 | 分类号: | E05F15/76;E05F15/616 |
代理公司: | 45127 南宁图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马琳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窗 转轴 门窗控制器 电机 控制装置 人或物 抵杆 控制器控制电机 读取 本实用新型 控制器导线 带动转轴 弹簧作用 非连接端 铰链转动 身份信息 一端设置 转轴轴向 转轴转动 铰链处 门或窗 输出轴 物联网 轴承座 侧边 弹簧 铰链 轴壁 验证 推开 智能 身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门窗控制器。门窗控制器包括设置于门窗侧边的铰链,门窗可绕该铰链转动后打开或关闭,铰链处设置有第一弹簧,门窗在第一弹簧作用下总是处于关闭的趋势;门窗之前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一转轴以及用于载荷该转轴的轴承座,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轴向固定连接,电机与控制器导线连接,转轴的轴壁与一抵杆的一端固定连接;门窗之前或门窗之上还设置有RFID读写器,RFID读写器用于读取靠近门或窗的RFID标签内的身份信息,验证后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而带动转轴,抵杆的非连接端随转轴转动后推开门窗。该门窗控制器能够智能、快速地判断门窗外的人或物的身份,并自动为特定的人或物打开门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具体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门窗控制器。
背景技术
门窗是将室内与外界隔开的界面。在室内的人如果要获悉室外的人或物的身份,往往需要将门窗打开以进行识别。而且在室内没有人员的情况下,外界的人或物就很难进行身份判断,特定的人或物要进入室内时不免带来了种种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门窗控制器,其结构简单、方便智能,可快速判断门窗外的人或物的身份,并自动为特定的人或物打开门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门窗控制器,包括设置于门或窗侧边的铰链,门或窗可绕该铰链转动后打开或关闭,铰链处设置有第一弹簧,门或窗在第一弹簧作用下总是处于关闭的趋势,其改进之处在于:
所述门或窗之前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一转轴以及用于载荷该转轴的轴承座,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轴向固定连接,电机与一用于控制电机的控制器导线连接,转轴的轴壁与一抵杆的一端固定连接;门或窗之前,或者门或窗之上还设置有RFID读写器,RFID读写器用于读取靠近门或窗的RFID标签内的身份信息,在判断该身份信息为可以开门或开窗的身份后,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而带动转轴转动,抵杆的非连接端随转轴转动后推开门或窗;控制器还用于在门或窗打开一段特定的时间后,控制电机将抵杆回转至门或窗处于关闭的状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铰链优选设置有两个。
所述抵杆的连接端通过一固定座与转轴固定连接,以加强连接处的强度。更进一步的,所述抵杆和固定座均为圆柱体形状,固定座的直径大于抵杆的直径。
所述抵杆的抵靠端还套有材质为柔软材料的缓冲头。优选的,所述缓冲头的材质为硅胶。
所述转轴套设有第二弹簧,抵杆的非连接端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抵靠门或窗,第二弹簧作用的弹力小于第一弹簧,以避免门或窗在没有RFID读写器进行身份识别前处于打开状态。
所述门或窗被抵杆推开的程度由控制器控制,推开至最大程度时,也要保证抵杆的端头或杆身顶住门或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的门窗控制器结构简单合理,特定人员手持RFID标签或内置RFID标签的卡片,经过RFID读写器感应后,就能够智能、快速地判断门窗外的来者的身份,并自动为特定的人或物打开门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门或窗;2、铰链;3、第一弹簧;4、控制装置;41、轴承座;42、固定座;43、转轴;44、控制器;45、电机;46、抵杆;47、缓冲头;48、第二弹簧;5、RFID读写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63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