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隐藏式导弹外部布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5870.6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9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哲;吴丹;陈涛;曹刚;陈广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深瞳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15/00 | 分类号: | F42B15/00 |
代理公司: | 61200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文权<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710061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本实用新型 战斗部 导弹 壳体下表面 飞行性能 壳体内部 气体阻力 外部布线 线缆罩 修复剂 隐藏式 有效地 减小 埋入 内埋 线槽 填充 美观 金属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隐藏式导弹外部布线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战斗部壳体下表面开设线槽,并在线槽内埋入线缆,最后通过金属修复剂进行填充,本结构能够使线缆隐藏在线槽内,在战斗部外部看不到线缆,从而减小气体阻力,提升导弹的飞行性能,而且将线缆埋入壳体内部能更有效地保护线缆,看不到线缆罩,还能够使导弹外形更加美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隐藏式导弹外部布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战争的发展,制导武器凭着其精确打击、低附带毁伤等优点在现代战场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导导弹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红外、激光和可见光等导引头赋予了制导导弹精确打击的能力,杀爆、高爆等战斗部赋予它高效的杀伤力。现有的制导导弹基本都是导引头在最前端,战斗部随后,最后才是控制系统和伺服系统。导引头和控制系统通信需要的线缆要穿过战斗部,但战斗部的装药和破片结构决定了线缆不能从战斗部内部通过,只能从壳体外部通过,所以现在大多都是导弹外部设有线缆罩供线缆穿过,线缆外侧用线缆罩进行保护,但是会在导弹外部产出凸起,对导弹气动外形影响较大,产生了多余的阻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隐藏式导弹外部布线结构,减小了气动阻力从而提升导弹的飞行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开设在战斗部壳体下表面的线槽,线槽的两端开设有朝向战斗部壳体内部的通孔,线槽的深度小于战斗部壳体的厚度,线槽内埋入线缆,线缆的两端通过通孔伸入战斗部壳体内部,线槽内填充有金属修复剂,金属修复剂包裹线缆。
线槽内置有若干组线缆。
金属修复剂的表面与战斗部壳体的外部型线相契合。
战斗部壳体内设置有炸药,炸药外覆盖有破片,炸药上连接有引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战斗部壳体下表面开设线槽,并在线槽内埋入线缆,最后通过金属修复剂进行填充,本结构能够使线缆隐藏在线槽内,在战斗部外部看不到线缆,从而减小气体阻力,提升导弹的飞行性能,而且将线缆埋入壳体内部能更有效地保护线缆,看不到线缆罩,还能够使导弹外形更加美观。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金属修复剂的表面与战斗部壳体的外部型线相契合,能够减小导弹飞行使的风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对称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局部剖面示意图;
其中,1-战斗部壳体、2-线缆、3-炸药、4-破片、5-引信、6-金属修补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开设在战斗部壳体1下表面的线槽,线槽的两端开设有朝向战斗部壳体1内部的通孔,线槽的深度小于战斗部壳体1的厚度,线槽内埋入若干组线缆2,线缆2的两端通过通孔伸入战斗部壳体1内部,线槽内填充有金属修复剂6,金属修复剂6包裹线缆2,金属修复剂6的表面与战斗部壳体1的外部型线相契合,战斗部壳体1内设置有炸药3,炸药3外覆盖有破片4,炸药3上连接有引信5。
本实用新型是在战斗部壳体1下表面中间开可以布下线缆2的线槽,不能影响破片4、炸药3和引信5,线槽两端向壳体内部开通孔。将线缆2如图2所示平铺在线槽内,然后再涂上金属修补剂6,等金属修补剂6完全固化后进行打磨,使之与战斗部壳体1外表面契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深瞳智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深瞳智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58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涵道尾部推进式小型导弹
- 下一篇:一种共轴双桨尾部推进式小型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