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表面钝化装置的铝型材加工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4183.2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6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付洪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宏达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18 | 分类号: | B22D17/18;C23C22/00;B22D17/22 |
代理公司: | 13128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辉本<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0659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状空腔 活动管 热压槽 本实用新型 进液孔 铝型材加工模具 表面钝化装置 钝化液 下模具 钝化 铝材 连通 圆形密封板 固定焊接 条形通孔 圆形通孔 集成型 铝型材 上模具 底端 模具 浸泡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涉及带有表面钝化装置的铝型材加工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表面钝化装置的铝型材加工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下模具的内部设有热压槽,热压槽的底部开设有进液孔,进液孔的底部与第一柱状空腔连通,第一柱状空腔的底部与第二柱状空腔连通,第一柱状空腔和第二柱状空腔的内部插设有活动管,活动管的底端伸出第二柱状空腔底部的圆形通孔,活动管的顶端固定焊接在圆形密封板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可从活动管通入铝材钝化液,铝材钝化液从条形通孔经进液孔进入热压槽的内部,从而可对热压槽内部压制成型的铝型材进行浸泡,达到钝化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中的模具集成型、钝化于一体,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有表面钝化装置的铝型材加工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表面钝化装置的铝型材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铝型材大多为铝棒通过配料、热熔、挤压、铸型从而得到不同截面形状的铝材料,由于铝型材具有质轻,高强以及耐腐蚀抗氧化等优异的特性,使得铝型材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它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在铝型材进行热压成型工艺以后,还需要对铝型材的表面进行钝化处理,目前常采用的方法为用铝型钝化液进行浸泡,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而且比较经济,目前压铸成型和钝化处理是分成两道工序进行处理的,在将压铸形成的铝型材取出后还要使用容器将铝材用钝化液进行浸泡,从而不仅不经济,且浪费时间,降低了铝型材的生产效率。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带有表面钝化装置的铝型材加工模具以良好的解决上述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表面钝化装置的铝型材加工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表面钝化装置的铝型材加工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内部设有热压槽,所述热压槽的底部开设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的底部与第一柱状空腔连通,所述第一柱状空腔的底部与第二柱状空腔连通,所述第一柱状空腔和第二柱状空腔的内部插设有活动管,所述活动管的底端伸出第二柱状空腔底部的圆形通孔,所述活动管的顶端固定焊接在圆形密封板的底部,所述圆形密封板位于进液孔的内部,所述活动管的边缘紧贴于圆形密封板的底部固定设有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和圆形密封板的表面均设有橡胶套,所述活动管上套设有弹簧,弹簧位于第一柱状空腔和第二柱状空腔的内部,所述热压槽的右侧壁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内部设有密封塞。
优选的,所述活动管上位于环形挡板的下方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在活动管的边缘呈等距环形排列。
优选的,所述第二柱状空腔的直径大于第一柱状空腔的直径,第一柱状空腔的直径大于进液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圆形通孔的上端口边缘设有环形卡槽,所述活动管的边缘固定设有与环形卡槽相配合的环形密封板,环形密封板的底部固定设有环形密封垫,且环形密封板的外直径小于弹簧的内直径。
优选的,所述活动管的边缘固定设有凸起,所述圆形通孔的下端口外部设有用于支撑凸起的支撑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从活动管通入铝材钝化液,铝材钝化液从条形通孔经进液孔进入热压槽的内部,从而可对热压槽内部压制成型的铝型材进行浸泡,达到钝化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中的模具集成型、钝化于一体,使用方便。
2.本实用新型中的弹簧可将圆形密封板压紧在进液孔的内部,从而可防止铝型材压入进液孔的内部,避免铝型材产生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宏达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宏达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41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