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流动加速器及柴火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3942.3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1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郭锋;王致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锋 |
主分类号: | F24B1/183 | 分类号: | F24B1/183;F24B1/191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源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3208 | 代理人: | 易炳炎 |
地址: | 4151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管 散气片 管口 空气流动 柴火灶 加速器 伯努利原理 空气加速 空气流速 排烟组件 速度比较 灶体 体内 扩散 | ||
一种空气流动加速器及柴火灶,包括灶体、外壳、排烟组件管与空气加速组件;在进气管上设置有加速散气片,这样进气管的管口在加速散气片的作用下慢慢缩小,根据伯努利原理所知,空气在加速散气片处空气流速快,同时空气在通入灶体内的时候向四周扩散;设置的进气管下部的管口大小进气管上部的管口,这样空气在进入到进气管的时候就开始加速,这样空气速度比较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火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流动加速器及柴火灶。
背景技术
柴火灶主要将将木材放入到柴火灶内进行燃烧,木材燃烧产生的热量用于烧水或者烧菜,现在市面上的柴火灶,同时鼓风机来增加空气的流动速度来达到柴火灶内的木材充分燃烧,这样柴火灶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消耗额外的电能且在停电的时候,柴火灶无法达到木材充分燃烧的效果;
专利号:2011202050685专利名称为一种节能烧柴灶,其公开了节能烧柴灶,包括灶体、支架、环形热水箱、排烟管、灶门、进风管,灶体由支架支撑,灶体的上部设有一个环形热水箱,排烟管穿过环形热水箱与灶体相通,灶体的下部设有灶门,灶体的底部连接有进风管,其中灶体的底部直接与进风管连接,这样灶体内的木材燃烧的炭块也会通过进风管从灶体内掉落出来,这样形成比较大的浪费;上述专利中的空气通过进风管的下端管口进入到进风管内,空气在进风管内通过空气对流对进风管内的空气进行加速,空气加速的程度主要因素取决与灶体内热气流上升的速度,这样进风管对空气加速的程度有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气流动加速器及柴火灶,对进来的空气进行加速且空气的流速快,这样保证灶体内木柴的燃烧,同时设置的烟气收集腔体便于收集灶体内的烟气,同时也便于对热水箱内的是进行加热。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一种空气流动加速器及柴火灶,包括灶体、外壳、排烟组件管与空气加速组件,灶体外固定有外壳且灶体通过外壳进行支撑,在灶体上开有进柴口,在外壳与开有与进柴口位置及大小一致通孔,在灶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排烟组件且排烟组件与灶体的内部连通,在灶体的底部设置有空气加速组件且空气加速组件与灶体内部连通,空气加速组件包括进气管与加速散气片,在进气管内设置加速散气片且加速散气片的边缘与进气管内部的边缘存在间隙,在加速散气片的底部为锥形。
优选地,进气管下部的管口大于进气管上部的管口,在进气管上设置有调节空气流量的空气流量调节阀。
优选地,排烟组件包括烟气收集腔室与排烟管,在灶体的外壁上固定有烟气收集腔室且烟气收集腔室与灶体内壁连通,在烟气收集腔室的顶部固定有排烟管,在灶体外设置有与灶体外壁相贴合的热水箱,其中热水箱将烟气收集腔室包裹起来,排烟管靠近烟气收集腔室的一端没入到热水箱内。
优选地,在灶体的进柴口上设置有可以滑动封门。
优选地,在灶体的底部设置支撑块,支撑块的底部与外壳相互接触,灶体通过支撑块对灶体进行支撑,灶体与外壳之间存在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在进气管上设置有加速散气片,这样进气管的管口在加速散气片的作用下慢慢缩小,根据伯努利原理所知,空气在加速散气片处空气流速快,同时空气在通入灶体内的时候向四周扩散;2、设置的进气管下部的管口大小进气管上部的管口,这样空气在进入到进气管的时候就开始加速,这样空气速度比较快;3、设置的烟气收集腔室,便于收集灶体内的烟气并通过排烟管将烟气排除出,同时烟气收集腔室与排烟管的高温气体对热水箱内的热水进行加热,加热的效率比较快;4、设置可以滑动的封门可以防止开门的时候将灶体内的灰烬带出来;5、设置灶体与外壳之间存在间隙,可以防止灶体与外壳之间的热传递,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少灶体内热量的流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加速组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锋,未经郭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39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