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自源强化脱氮除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3532.9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5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彬;李华;彭建国;戴仲怡;姚纵为;陈锦炼;夏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南山水质净化厂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C02F101/16;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添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1 | 代理人: | 黎健任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强化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自源强化脱氮除磷系统、一种污水高效脱氮除磷工艺(SSCS)及应用,特别涉及一种适合进水C/N比较低的污水厂,利用自身碳源及微生物强化脱氮除磷,所述工艺主要由厌氧、缺氧、好氧、自源强化、污泥活化等过程组成,其中,设置有原水进水点有3个:厌氧池、缺氧池II和自源强化池;以及污泥回流点3个:缺氧池I回流到厌氧池,好氧池II回流到缺氧池II,二沉池回流到污泥活化(再生)池。该工艺有利于提高处理效果,降低处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自源强化脱氮除磷系统、一种污水高效脱氮除磷工艺(SSCS)(Self Source Carbon Supplement)及应用,特别涉及一种适合进水C/N比较低的污水厂利用自身碳源及微生物强化脱氮除磷,提高处理效果,降低处理成本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的颁布和全面实施,我国对市政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新建污水厂要达到新的要求外,一些原来设计标准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 B甚至二级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污水厂,也必须提高对污水中有机物、氨氮、总氮、总磷等污染物的处理效果,通过提标改造达到一级A或更高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要达到这些要求,必须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提高污水处理能力,使出水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要求,对于大部分污水处理厂,尤其是进水C/N较低的污水厂,提高脱氮效果使总氮达标排放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据文献报道,厌氧-缺氧-好氧法(A2/O)、氧化沟工艺、循环活性污泥法(CASS) 以及厌氧-好氧工艺(A/O)是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的主要主体工艺,其中 (A2/O)及其改良型工艺由于其较低的能耗与运行费用,且能有效地同时脱氮除磷,在行业内应用占比高达50%以上。目前传统的A2/O工艺及其改进工艺对TN 的去除率在60%左右,不能满足新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为了达到一级A标准时,需要根据污水厂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提标措施。目前解决的主要方法包括:外投加碳源及增加MBR、膜处理等构筑物进行强化提标。这些提标改造措施对用地、资金投入及运行成本都有比较高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在A2/O或其改进工艺基础上,在保障有机物、总磷等去除效果的前提下,不需要增加构筑物,也不需要外加碳源,大幅提高脱氮效果的方法,该实用新型既能广泛应用于污水厂提标改造,也可作为新建污水厂的工艺选择。
现有技术主要包括:A2/O工艺是污水厂脱氮除磷的常用工艺。传统A2/O工艺,其A1区(厌氧池)位于工艺的最前端,A2区(缺氧池)、O区(好氧池)在其后,形成A1/A2/O布置形式,A2O工艺具体形式见图1所示。
两种在A2/O工艺基础上改进的常用工艺分别为UCT(University of Cape Town)和MUCT(Modified University of Cape Town)工艺,UCT工艺和MUCT 工艺具体形式如图2和图3。
对照图1、图2和图3可以看出,UCT工艺的构筑物及布局与A2/O完全一样,只是回流方式有所改变,改污泥回流到厌氧池为缺氧池,避免硝酸盐进入厌氧池影响磷的释放,增加缺氧区向厌氧区的回流,以补充厌氧区的污泥流失;MUCT 在UCT的基础上将缺氧池分为二个区,以解决回流污泥低硝酸盐氮与高回流比之间的矛盾,回流方式基本不变。
A2/O及其改进工艺的优点是工艺主要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整体易于控制,在污水中有机物充足,C/N比适宜时,可获得比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基本能够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的要求。但是,由于在工艺的反应器中,聚磷菌、反硝化菌、反硝化异养菌和硝化菌共生于一个体系中,沿处理流程向前推进,各种生化反应关系错综复杂,系统内部除磷脱氮之间竞争矛盾突出,导致脱氮除磷效果不稳定,尤其在应对暴雨等外界突然水质水量变化时,抗冲击能力不足,恢复时间过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南山水质净化厂,未经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南山水质净化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35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磁粉层的玻璃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双吸嘴电子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