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针灸防烫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3427.5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0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贝;刘海静;童正兰;赵丽君;罗鑫;张超;熊崇祺;杨梅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53207 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董建国 |
地址: | 6505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捆扎带 固定杆 魔术贴 弧形缺口 一端设置 灰烬 烫伤 滤网 凸起 配合 本实用新型 防烫伤装置 对称设置 上端 艾灸 艾绒 通孔 下端 针灸 承接 手脚 燃烧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针灸防烫伤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端设置有上斗,所述上斗内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上设置有滤网;所述主体下端设置有下斗,所述下斗上设置有弧形缺口,所述下斗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杆,所述两个固定杆上分别设置捆扎带I和捆扎带II,所述捆扎带I远离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魔术贴I,所述捆扎带II远离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魔术贴II;所述主体内设置有通孔。通过上斗内设置的滤网与上斗的配合,承接艾绒燃烧后产生的灰烬,防止烫伤。下斗上设置有弧形缺口,对于手脚部分的艾灸,缺口与身体配合,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同时配合捆扎带和魔术贴,防止患者移动导致的灰烬烫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灸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针灸防烫伤装置。
背景技术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每次燃烧枣核大艾团1-3团。本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症,如关节痹痛,肌肤不仁等。
温针灸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的艾绒有时会掉落到人体皮肤上,造成烫伤的情况,现有的温针灸装置不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同时,现有的温针灸装置没有固定装置,患者在进行温针灸时,需保持不动,时间长后较为疲惫。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针灸防烫伤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温针灸防烫伤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端设置有上斗,所述上斗内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上设置有滤网;所述主体下端设置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上设置有下斗,所述下斗上设置有弧形缺口,所述下斗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杆,所述两个固定杆上分别设置捆扎带I和捆扎带II,所述捆扎带I远离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魔术贴I,所述捆扎带II远离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魔术贴II;所述主体和所述下斗内设置有通孔。
通过上斗内设置的滤网与上斗的配合,承接艾绒燃烧后产生的灰烬,防止烫伤。下斗上设置有弧形缺口,对于手脚部分的艾灸,缺口与身体配合,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同时配合捆扎带和魔术贴,防止患者移动导致的灰烬烫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1-上斗,2-主体,3-下斗,4-弧形缺口,5-固定杆,6-凸起,7-滤网,8-通孔,9-捆扎带I,10-捆扎带II,11-魔术贴I,12-魔术贴II,13-转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温针灸防烫伤装置,包括主体2,所述主体2上端设置有上斗1,所述上斗1内设置有凸起6,所述凸起6上设置有滤网7;所述主体2下端设置有转动轴承13,所述转动轴承13上设置有下斗3,所述下斗3上设置有弧形缺口4,所述下斗3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杆5,所述两个固定杆5上分别设置捆扎带I9和捆扎带II10,所述捆扎带I9远离所述固定杆5的一端设置有魔术贴I11,所述捆扎带II10远离所述固定杆5的一端设置有魔术贴II12;所述主体2和所述下斗3内设置有通孔8。
所述滤网7上设置有针孔,所述针孔与所述通孔8同心,所述上斗1为收口结构,用于防止装置非竖直使用时,艾绒掉落的问题。
捆扎带I9和捆扎带II10可拆卸的与所述固定杆5连接,可根据使用需要,更换为医用胶布,便于针灸部位相近时固定。
在使用本装置进行温针灸时,针穿过通孔8后,针柄处穿过滤网7上的针孔伸出滤网7上方,便于与点燃后的艾绒接触。将装置下斗放置在患处,对于手脚部位,使用捆扎带和魔术贴配合来进行固定。对于其他部位,可以将捆扎带换为医用胶布来固定。下斗3上设置有转动轴承13,便于调整固定的方向,增加其实用性。将点燃后的艾绒放置在滤网7上后点燃,大块的灰烬被滤网7阻拦,细小的灰烬落入滤网7下方的上斗1内,防止灰烬掉落在皮肤上造成烫伤。上斗1为收口结构,用于防止装置非竖直使用时,艾绒掉落的问题。捆扎带I9和捆扎带II10可拆卸的与所述固定杆5连接,可根据使用需要,更换为医用胶布,便于针灸部位相近时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医学院,未经云南中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34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