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检捕集阱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143258.5 | 申请日: | 2019-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96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倩倩;陈二芳;牛芬荣;刘楚楚;张艳敏;汤有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润安信科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53/82;B01D53/62;B01D53/58;B01D46/00;C01B21/04;G01N27/00 |
| 代理公司: | 34101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236820 安徽省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公头 母座 固定座 金属针 绝缘层 净化 导电率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 门型结构 固定架 转动架 消耗 高压气体 互不接触 连接固定 量化检测 配合连接 筒体两端 筒体内壁 转动连接 透明窗 弯折处 捕集 铰轴 筒体 载气 自检 填充 连通 对称 体内 直观 铺设 观察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检捕集阱,涉及高压气体净化技术领域,固定座呈门型结构,由在门型结构弯折处通过铰轴转动连接的固定架和转动架构成,固定座上分别于固定架和转动架对称设第一母座和第二母座;筒体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公头和第二公头,第一公头和第二公头分别与第一母座和第二母座配合连接,将筒体与固定座连接固定;筒体内壁铺设绝缘层,绝缘层上固定有由各互不接触的金属针构成的金属针组,金属针组与导电率检测仪连通;筒体内填充净化颗粒。本实用新型能通过透明窗较为直观地观察净化颗粒的消耗情况,同时可通过导电率检测仪准确地量化检测净化颗粒的消耗情况,确保载气的纯度,进而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气体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净化载气的捕集阱及该捕集阱自检的方法。
背景技术
高压储气钢瓶是气体分析检测中常见的装置,一般用作高压气源,其内载气的纯度直接影响仪器性能,也对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有较大影响。氮气是高压储气钢瓶内最常见的载气之一,其来源广泛,获取难度低,一般为工业生产的副产品。但氮气作为副产品产出时,内部掺杂大量水蒸气、氨氧化碳及暗器,需要由捕集阱净化后才能装入高压储气钢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自检捕集阱。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检捕集阱,包括固定座和捕集筒,所述固定座呈门型结构,由在所述门型结构弯折处通过铰轴转动连接的固定架和转动架构成,所述固定座上分别于所述固定架和所述转动架对称设第一母座和第二母座;
筒体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公头和第二公头,构成所述捕集筒,所述第一公头和所述第二公头分别与所述第一母座和所述第二母座配合连接,将所述筒体与所述固定座连接固定;所述筒体内壁铺设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上固定有由各互不接触的金属针构成的金属针组,所述金属针组与导电率检测仪连通;所述筒体内填充净化颗粒。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针组由上针组和下针组构成;各金属针竖直等距连接于水平设置的上水平针下方,构成所述上针组,各金属针竖直等距连接于水平设置的下水平针上方,构成所述下针组;所述上针组的各所述金属针与所述下针组的各所述金属针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内腔两端各设一个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架外沿固设抵接固定架的弹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母座和所述第一公头连接处及所述第二母座及所述第二公头连接处设有橡胶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捕集筒侧壁设有透明窗口,所述净化颗粒混合有石蕊试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检捕集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通过透明窗较为直观地观察净化颗粒的消耗情况,同时可通过导电率检测仪准确地量化检测净化颗粒的消耗情况,确保载气的纯度,进而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捕集筒与固定座采用可拆卸结构,便于捕集筒的维护和更换,使用省时省力;
3、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捕集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捕集筒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捕集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金属针组和导电率检测仪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润安信科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润安信科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32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炉尾气吸附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连续自动除异味、VOC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