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缓主梁剪力和弯矩峰值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3205.3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3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乐亲;孙庆龙;陈刚;宋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通联路桥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 |
代理公司: | 11340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文录<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支腿 主梁 行程控制器 油缸 平衡梁 剪力 弯矩 本实用新型 电性连接 函数关系 横向设置 桥梁建设 中间支点 沉降量 可监测 连续梁 中支点 沉降 形变 横梁 可控 受力 预设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桥梁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平缓主梁剪力和弯矩峰值的装置,包括主梁、中部撑、左侧撑、右侧撑,所述中部撑包括中支腿、行程控制器、油缸,所述油缸设置有左右两个,且左右所述油缸分别与所述行程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中支腿的一端与所述主梁之间设置所述平衡梁,且所述平衡梁设置在所述主梁的中部,所述中部撑的上部与所述中支腿的连接处横向设置有横梁,该新型方案通过在连续梁的中部设置的中支腿和行程控制器结合,通过预设值计算和控制支点受力与其形变的函数关系,那么我们希望中间支点处的剪力和弯矩是多少,就可通过沉降中支点多少来实现,同时安全可控可监测其主动沉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平缓主梁剪力和弯矩峰值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连续梁受载时,其负弯矩区的弯矩和剪力较全长主梁平均值而言,其峰值特别高(尽管区间不长),这就对该区间的主梁强度和支点反力(剪力之和)要求很高。就整长主梁而言,显得很不协调。这就给该结构的设计和后续建造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为此我们想设计一种方案旨在解决这个问题,是将中间支点向下可控可监测地下沉,从而较大地减小中间支点的反力以及该处负弯矩峰值。使中支腿受力(与支反点)不至于突出地大,也使主梁在此处弯矩减小了,当然正弯矩区的弯矩而稍大(但此绝对值也比平缓的峰值要小),通过沉降中支点多少来实现沉降点的控制,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平缓主梁剪力和弯矩峰值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缓主梁剪力和弯矩峰值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连续梁受载时,其负弯矩区的弯矩和剪力较全长主梁平均值而言,其峰值特别高(尽管区间不长),这就对该区间的主梁强度和支点反力(剪力之和)要求很高。就整长主梁而言,显得很不协调,影响后期施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缓主梁剪力和弯矩峰值的装置,包括主梁、中部撑、左侧撑、右侧撑,所述中部撑包括中支腿、行程控制器、油缸,所述油缸设置有左右两个,且左右所述油缸分别与所述行程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中支腿的一端与所述主梁之间设置平衡梁,且所述平衡梁设置在所述主梁的中部,所述中部撑的上部与所述中支腿的连接处横向设置有横梁,且所述横梁与所述主梁平行设置,所述左侧撑的一端与所述主梁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辅助支腿和承重支腿,且所述辅助支腿位于所述承重支腿的左侧,所述右侧撑的一端与所述主梁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立撑,所述立撑的左侧与所述主梁的底部之间倾斜连接有一条钢丝绳,且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主梁的下弦通过绳夹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梁为两跨的连续梁,且所述主梁的中部支点位于中支腿的一端上方。
优选的,所述主梁的受力与其形变满足正相关函数关系。
优选的,所述油缸上设有行程控制器,以调整标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方案通过在连续梁的中部设置的中支腿和行程控制器结合,通过预设值计算和控制支点受力与其形变的函数关系,那么我们希望中间支点处的剪力和弯矩是多少,就可通过沉降中支点多少来实现,同时安全可控可监测其主动沉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梁剪力和弯矩峰值变化示意图。
图中:100主梁、200中部撑、210中支腿、211行程控制器、212油缸、220 平衡梁、300左侧撑、400右侧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通联路桥机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通联路桥机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32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柱钢梁连接件
- 下一篇:一种减少涉河桥梁壅水冲击的阻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