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极片充放电体积原位检测装置及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3066.4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5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宋江选;张超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7/00 | 分类号: | G01B7/00;G01B11/00;G05D23/19;G05D23/24;H01M10/4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弋才富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 工质循环泵 移动组件 驱动器控制 热泵装置 底座 原位检测装置 充放电过程 出口连接 电池测试 控制系统 充放电 存储箱 电极片 对电极 进口 测量反馈电路 位移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体积变化 微处理器 原位检测 传感器 热泵 出口 测量 监测 | ||
1.电极片充放电体积原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架(1)内下方设置有电池测试仓(2),机架(1)顶部的下方固定有移动组件(3),移动组件(3)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4),所述的位移传感器(4)位于电池测试仓(2)的上方且与电池测试仓垂直,电池测试仓(2)的底部设置有热交换底座(5)和温度传感器(6),所述的热交换底座(5)的出口连接工质存储箱(7)的进口,工质存储箱(7)的出口连接热交换工质循环泵(8)的进口,热交换工质循环泵(8)的出口连接热泵装置(9)的进口,热泵装置(9)的出口连接热交换底座(5)的进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片充放电体积原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测试仓(2)包括下部的测试仓正极(21),测试仓正极(21)的上方设置有测试仓负极(22),测试仓负极(22)与测试仓正极(21)之间设置被测试的工作电池(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片充放电体积原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测试仓负极(22)采用矩形结构,矩形结构的顶部下方设置有凸起(24),测试仓正极(21)采用H型结构,H型结构的顶部与凸起相匹配,并且测试仓正极设置在测试仓负极,测试仓负极与测试仓正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片充放电体积原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位移传感器(4)采用变阻器式位移传感器、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和光栅式位移传感器中的一种,分别率超过100纳米;
所述的移动组件(3)采用电机驱动的丝杆装置或者压缩空气的气动装置,移动组件(3)重复定位的精度在50微米以上;
所述的热交换工质循环泵(8)采用隔膜泵或者蠕动泵;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6)采用温度敏感电阻或数字式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片充放电体积原位检测装置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12)、移动组件驱动器(15)、热泵驱动器(16)、热交换工质循环泵驱动器(17)和测量反馈电路(14);移动组件(3)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移动组件驱动器(15)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移动组件驱动器(15)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12)的第三信号输出端;热泵装置(9)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热泵驱动器(16)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热泵驱动器(16)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12)的第一信号输出端;热交换工质循环泵(8)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交换工质循环泵驱动器(17)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热交换工质循环泵驱动器(17)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12)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位移传感器(4)和温度传感器(6)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测量反馈电路(14)的信号输入端,测量反馈电路(1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12)的信号输入端;微处理器(12)数据信号与外部计算机(13)双向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组件驱动器(15)包括驱动芯片,驱动芯片的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第十八、第四十一和第四十二引脚连接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驱动芯片的第三十六引脚分别连接24伏电源正极和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驱动芯片的第四十引脚连接电容C2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驱动芯片的第三十九、第四十三、第四十四引脚和接地;驱动芯片的第三十五引脚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24伏电源正极;驱动芯片第四引脚连接24伏电源正极和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驱动芯片第三十引脚连接24伏电源正极和电容C5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驱动芯片的第九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1和R3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段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第十二引脚;驱动芯片的第二十五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2和电阻R4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段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第二十二引脚;所述的驱动芯片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十,第十一,第二十三,第二十四,第二十六,第二十七,第二十八,第二十九,第三十一和三十二引脚与执行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30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螺纹检测用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清洁纸余量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