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厚度薄的智能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2049.9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5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颜楚舒;罗华招;张绣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普纳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2/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肖军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大车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保护电路板 充电控制电路板 软包电芯 电性连接 负极极耳 外壳表面 正极极耳 智能电池 上端 外露 本实用新型 充电接口 负极触点 竖直设置 水平设置 正极触点 传统的 电池盒 干电池 竖直 丢弃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厚度薄的智能电池,其包括外壳、软包电芯、电池保护电路板和充电控制电路板,所述软包电芯安装于外壳内,且在软包电芯的上端设置有竖直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所述电池保护电路板竖直设置于软包电芯的上端并电性连接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板水平设置于电池保护电路板的上方并电性连接电池保护电路板,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外露于外壳表面的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板或电池保护电路板设置有外露于外壳表面的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本实施例中的电池可完美取代传统的电池盒,解决干电池丢弃而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厚度薄的智能电池。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池盒通常是并排设置多个干电池安装位来安装一次性干电池,在电池电量耗尽后便需要更换电池,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由于此类电池盒并排设置电池安装位,使其厚度较薄,目前市面上并没有可以替换该电池盒的可充电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充电的、厚度薄的智能电池,通过该电池替换电池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厚度薄的智能电池,其包括外壳、软包电芯、电池保护电路板和充电控制电路板,所述软包电芯安装于外壳内,且在软包电芯的上端设置有竖直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所述电池保护电路板竖直设置于软包电芯的上端并电性连接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板水平设置于电池保护电路板的上方并电性连接电池保护电路板,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外露于外壳表面的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板或电池保护电路板设置有外露于外壳表面的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
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由背板、顶壁和底板组成,所述顶壁和底板分别设置于背板的上下端,所述背板的两侧向前弯曲延伸形成两限位壁,所述背板、顶壁和底板围成一容腔,所述软包电芯可从外侧装入该容腔内;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置于第一壳体外侧并盖覆所述容腔。
优选的,所述顶壁左侧或右侧开设有第一让位口,所述底板右侧或左侧开设有第二让位口,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板的上端对应第一让位口设置有导电片而形成负极触点,所述第一壳体于软包电芯的下端对应第二让位口设置有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的下端具有一从第二让位口内伸出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电性连接充电控制电路板或电池保护电路板而形成正极触点,所述金属弹片在连接柱的下端受压时可向上发生弹性形变。
优选的,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板或电池保护电路板上设置有一漆包线,该漆包线具有一沿第一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至容腔的内壁位置的水平连接段和一从水平连接段末端沿第一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容腔的底部的竖直连接段,所述竖直连接段的末端连接连接柱而实现连接柱电性连接充电控制电路板或电池保护电路板。
优选的,所述顶壁向下延伸设置有延伸壁,所述延伸壁的两侧连接限位壁,所述延伸壁和背板上设置有扣位,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板的周侧设置有与扣位配合的扣脚并通过扣脚与扣位配合而固定安装于第一壳体内。
优选的,所述充电接口设置于充电控制电路板的下端,所述电池保护电路板的上端抵接充电接口。
优选的,所述充电接口为Type-C接口。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上下端水平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池首先将充电控制电路部分和电池保护电路分开设置为两个电路板,可以减小单个电路板结构的尺寸,具体通过竖直设置电池保护电路板、水平设置充电控制电路板,可以有效减小外壳的厚度,其次设置充电接口,可以实现电池充电,再者采用外壳包覆软包电芯的结构,使电池既可实现安装固定,也具备软包电池的安全性,三者结合使得该电池可完美取代传统的电池盒,解决干电池丢弃而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实用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普纳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普纳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20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面折弯FPC的电池
- 下一篇:一种用于蓄电池状态指示器的球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