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芯盒用油缸冷却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141301.4 | 申请日: | 2019-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4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耿前程;陈先琪;练天宝;吕金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强盛机械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7/06 | 分类号: | B22C7/06 |
| 代理公司: | 33270 宁波甬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政委<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杆 油缸本体 冷却件 油缸 热芯盒 支撑座 本实用新型 上下活动连接 被冷却件 冷却机构 热量传递 密封件 上端 下端 体内 传递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芯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芯盒用油缸冷却机构,包括支撑座、油缸、侧抽连接块和冷却件,油缸包括油缸本体和活塞杆,油缸本体安装于支撑座上,活塞杆的上端可上下活动连接于油缸本体内,活塞杆的下端连接于侧抽连接块上;冷却件套设于活塞杆上,冷却件安装于支撑座上且位于油缸本体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布局合理;由于冷却件套设于活塞杆上,且位于油缸本体的下方,则从热芯盒上传递到活塞杆上热量会被冷却件吸收,从而带走活塞杆上的热量,进而避免热量传递到油缸本体内部而使其内的密封件失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芯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芯盒用油缸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砂芯是铸造生产中用于制造型芯的材料,由铸造砂、型砂粘结剂等组成。而热芯盒是用来将铸造用砂、热固性树脂和固化剂混合成的砂料射入具有加热装置的芯盒中,加热到280~300℃,使贴近芯盒表面的砂料受热,在温度作用下,其粘结剂在很短时间内即可缩聚而硬化,形成砂芯,不须再进烘炉烘干,具有缩短生产周期等优点。
现有技术中,热芯盒上的侧抽芯本体一般通过侧抽连接块与油缸上活塞杆相连,但是由于热芯盒工作时的温度非常高,而侧抽连接块和活塞杆一般又为金属件,其导热效果非常好,因此,热芯盒上的温度会通过侧抽连接块和活塞传递到油缸内部,从而容易导致油缸内部的密封件失效,进而影响油缸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芯盒用油缸冷却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热芯盒上的温度会通过侧抽连接块和活塞传递到油缸内部,从而容易导致油缸内部的密封件失效,进而影响油缸正常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芯盒用油缸冷却机构,包括支撑座、油缸、侧抽连接块和冷却件,所述油缸包括油缸本体和活塞杆,所述油缸本体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活塞杆的上端可上下活动连接于所述油缸本体内,所述活塞杆的下端连接于所述侧抽连接块上;所述冷却件套设于所述活塞杆上,所述冷却件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且位于所述油缸本体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布局合理;通过所述侧抽连接块来连接热芯盒上的侧抽芯,并通过所述油缸本体推动所述活塞杆来带动侧抽芯上下移动。由于所述冷却件套设于所述活塞杆上,且位于所述油缸本体的下方,则从热芯盒上传递到所述活塞杆上热量会被所述冷却件吸收,从而带走所述活塞杆上的热量,进而避免热量传递到所述油缸本体内部而使其内的密封件失效。
优选的,所述冷却件包括冷却块、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冷却块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冷却块的内部设有用于容纳冷却液的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呈封闭设置,所述的活塞杆沿冷却块的上下表面贯穿冷却腔;所述冷却块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用于与所述进液管对接的进液接口以及若干个用于与所述出液管对接的出液接口,所述的进液接口和出液接口均连通于所述冷却腔。其优点是:由于所述的活塞杆沿冷却块的上下表面贯穿冷却腔,则所述进液管内的冷却液从所述进液接口进入所述冷却腔内部后,与所述活塞杆接触(发生热交换),然后从所述出液接口排出至所述出液管内,从而带走所述活塞杆上的热量,得以避免所述活塞杆上的热量传递到所述油缸本体内。
优选的,所述冷却腔呈径向环状设置。其优点是:环状的所述冷却腔,能够使其内的冷却液形成漩涡,从而使得所述活塞杆和冷却液之间的热交换更加充分,加快了热传导。
优选的,所述的进液接口和出液接口分别均布于所述冷却块上呈竖直对称的两侧上。其优点是:确保从所述进液接口进入所述冷却腔内部的冷却液更加均匀、充分的与所述活塞杆发生热交换,加快了热传导。
优选的,所述的活塞杆与冷却块的结合面处设有若干个上密封圈和若干个下密封圈,所述的上密封圈位于冷却腔的上方,下密封圈位于冷却腔的下方。其优点是:可以提高所述冷却腔的密闭性,避免冷却液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强盛机械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强盛机械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13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头支架
- 下一篇:可成型出内浇口的轮毂芯盒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