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跟骨牵引辅助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1055.2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34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史露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66 | 分类号: | A61B17/66;A61B90/00 |
代理公司: | 11429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泓<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垫板 足板 跟腱 本实用新型 跟骨牵引 患者脚部 连接端 限位带 板身 辅助固定装置 辅助作用 固定的 克氏针 穿套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跟骨牵引辅助固定装置,包括跟腱垫板和足板,腱垫板和足板的左右两端之间通过限位带相连接,跟腱垫板的左右两端具有连接端构件,每根限位带的一端与足板的板身相接,另一端与跟腱垫板的连接端构件相接,足板的板身具有供患者脚部固定的穿套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在患者进行跟骨牵引时提供辅助作用,避免患者脚部的克氏针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合跟骨牵引装置用的辅助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跟骨牵引主要用于胫骨平台骨折、不稳定骨折、胫骨开发性骨折、粉碎性骨折等。例如胫腓骨不稳定型骨折,一般会在患者脚踝处置入克氏针牵引一周左右,以达到骨折初步复位,减少骨折周围组织血管神经等再次受伤的目的,但是在实际使用时,有一部分病人在卧床时会不经意地转动患肢,这时肢体时会压迫一侧克氏针导致克氏针移向另一侧,导致跟骨牵引作用力偏移,使牵引效果减弱,同时由于外露的克氏针的移动,增加了骨钉针眼处的感染机会,同时,医护人员在为患者的脚部进行护理时,还容易被克氏针的两端划伤手部,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护理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跟骨牵引辅助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跟骨牵引辅助固定装置,包括跟腱垫板和足板,腱垫板和足板的左右两端之间通过限位带相连接,跟腱垫板的左右两端具有连接端构件,每根限位带的一端与足板的板身相接,另一端与跟腱垫板的连接端构件相接,足板的板身具有供患者脚部固定的穿套带。
足板的两端具有与患者脚跟部克氏针相配合的防刺构件,防刺构件包括连接绳,足板的板身开有通孔,连接绳的一端通过通孔系装固定在足板上,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插入腔相连,防刺构件还包括与插入腔相配合的封盖,封盖上开有配合孔,橡胶膜贴合固定在封盖上,且橡胶膜能够封堵配合孔。
插入腔内塞装固定有海绵块。
跟腱垫板包括固定基板,跟腱垫板还包括固定基板上置有的接触垫层。
足板的板身还开有第二通孔,限位带的一端通过第二通孔系装在足板上,每个连接端构件包括固装设置在定基板上的螺栓杆,还包括与螺栓杆相配合的螺母套,螺母套的端部具有安装杆,安装杆包括穿装段和螺纹安装段,限位带的另一端具有套环,套环穿套在穿装段上,并通过螺母与螺纹安装段的配合,将套环抵装固定在穿装段上。
安装杆的杆身还穿装有缠绕杆,缠绕杆的端部具有防刮圆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跟腱垫板和足板的配合,避免患者的脚部运动行程不会过大,这样就能够避免克氏针移动,同时通过防刺构件,本实用新型还能够避免克氏针刺伤医护人员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足板2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入腔9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端构件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跟腱垫板、2足板、3限位带、4连接端构件、5穿套带、6防刺构件、7连接绳、8通孔、9插入腔、10封盖、11配合孔、12橡胶膜、13海绵块、14固定基板、15接触垫层、16第二通孔、17螺栓杆、18螺母套、19穿装杆、20安装端、21螺纹安装段、22套环、23螺母、24缠绕杆、25防刺圆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10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